作为方法的“现代”——兼论刘勇文学史观的坚守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2-07-13 16:40
"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自诞生以来就引发了诸多争议,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不断兴起"20世纪中国文学""民国文学"等新的概念试图取代"现代文学"的命名,而刘勇在这些争议中始终坚守"现代"本位,坚守现代文学的学科命名与价值标准。但坚守并不是死守,刘勇对"现代"的理解是一种更为宏观、开放的视野,是一种立足当下的责任感与批判精神,以此审视百年中国文学,提出了更为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坚守“现代”本位
二、开放“现代”视野
三、“现代”的当下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四新文学何以“现代”[J]. 刘勇. 探索与争鸣. 2019(05)
[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J]. 刘勇.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3]文学史的时间意义——兼论“民国文学史”概念的若干问题[J]. 刘勇,张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4]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王富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02)
[5]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文学评论. 1985(05)
本文编号:366039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坚守“现代”本位
二、开放“现代”视野
三、“现代”的当下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四新文学何以“现代”[J]. 刘勇. 探索与争鸣. 2019(05)
[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J]. 刘勇.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3]文学史的时间意义——兼论“民国文学史”概念的若干问题[J]. 刘勇,张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4]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王富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02)
[5]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文学评论. 1985(05)
本文编号:3660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6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