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论争与现代批评伦理的确立
发布时间:2022-08-08 11:10
<正>引言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论争中,现代主义之所以被传统的文学人士所排斥,其中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现代主义推崇怪、奇、丑等一类非理性的表现方式、艺术特征。比如"朦胧诗"论争中公刘先生无法接受顾城把长江比喻成尸布,还如峭石在批判顾城诗歌时强调的传统美学伦理:"诗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迟的策略:重探八十年代初的美学与现代性问题[J]. 谢俊. 文艺评论. 2017(09)
[2]1980年代“西方现代派”知识形态简论——以袁可嘉的译介为例[J]. 李建立. 当代文坛. 2010(01)
[3]我与现代派[J]. 袁可嘉. 诗探索. 2001(Z2)
[4]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学探微[J]. 王洪岳. 山东社会科学. 2001(02)
[5]略论作家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柳鸣九先生商榷[J]. 李井发.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6]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J]. 南帆. 文学评论. 1985(04)
[7]文学批评中美学观念的现实感与历史感[J]. 南帆. 文学评论. 1985(01)
[8]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唯物主义——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J]. 黄一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83(06)
[9]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J]. 潘家柱. 外国文学研究. 1983(02)
[10]道路:扇形地层开——略论近年来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J]. 黄子平. 诗探索. 1982(04)
本文编号:3671400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迟的策略:重探八十年代初的美学与现代性问题[J]. 谢俊. 文艺评论. 2017(09)
[2]1980年代“西方现代派”知识形态简论——以袁可嘉的译介为例[J]. 李建立. 当代文坛. 2010(01)
[3]我与现代派[J]. 袁可嘉. 诗探索. 2001(Z2)
[4]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学探微[J]. 王洪岳. 山东社会科学. 2001(02)
[5]略论作家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柳鸣九先生商榷[J]. 李井发.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6]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J]. 南帆. 文学评论. 1985(04)
[7]文学批评中美学观念的现实感与历史感[J]. 南帆. 文学评论. 1985(01)
[8]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唯物主义——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J]. 黄一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83(06)
[9]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J]. 潘家柱. 外国文学研究. 1983(02)
[10]道路:扇形地层开——略论近年来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J]. 黄子平. 诗探索. 1982(04)
本文编号:3671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7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