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戒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9 18:30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散文发展史上,戒文可算作较为古老的文体的一种。它是一种用来起到警敕和诫勉作用的文体。从总体而言,戒文是一种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边缘性应用文体,它的发展变化过程体现出极强的实用和功利色彩。从它最初孕育期的简单样式,到正式形成再到革故变新,其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渐进演变过程。在演变的过程之中,戒文从简约发展到较为复杂,种类也从单一衍生为较为繁多。首先根据行文语气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警敕类、劝诫类和劝诫兼警敕类三大类;根据警戒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自我警戒类和普遍警戒类两大类;根据文体形制又可以划分为散文体、韵文体、散韵结合体三大类。在本文研究的具体过程中主要依据第二类划分方法,第一类和第三类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会有所提及。根据第二类分类方法,自我警戒类又可分为帝王之戒和臣民之戒两类;普遍警戒类又可以细分为家戒、他戒、物事戒和女诫四类;家戒和他戒的内容较为繁多,为了研究的方便,再根据其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家戒类又细分为临终遗戒和戒敕子孙两类,他戒类也依例再次划分为戒臣下、戒君上、戒同僚三类。另有一类佛家戒文,因其特殊的应用对象和文章体例,又由于本人学识所限,不列入本文所研究...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内容摘要
英文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戒文文体章
一、文体释义
二、范围界定
三、归类与分类
第二章:戒文演变章
一、先秦时期—戒文之初
(一) 黄帝与帝尧之戒——传说的明君之戒
(二) 春秋家戒成熟与西周的“家”天下
(三) 战国戒文衰绝与“礼崩乐坏”
(四) 先秦戒文类型的多样化开端
二、两汉时期——体制大备
(一) 类型丰富与“独尊儒术”
(二) 家戒大兴与汉代家庭观念
(三) 后汉女诫与儒家礼教
(四) 物事类诫文的骈韵化
三、魏晋时期——开拓创新
(一) 传统内容的再创新
(二) 文学艺术的新开拓
四、南北朝与隋——转化发展
(一) 帝王之戒——特殊的创作主体
(二) 士人之戒——“治家”主题的回归
第三章 戒文体律章
一、戒文风格体探
(一) 警诫性
(二) 实用性
(三) 创作模式的稳定性
(四) 与其它文体的交叉融合性
二、文体演变体律
(一) “文章体制,与时因革”
(二)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三) 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
第四章 戒文辨体章
一、戒文与箴文
二、戒文与铭文
三、戒文与教文
四、戒文与敕、训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689141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内容摘要
英文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戒文文体章
一、文体释义
二、范围界定
三、归类与分类
第二章:戒文演变章
一、先秦时期—戒文之初
(一) 黄帝与帝尧之戒——传说的明君之戒
(二) 春秋家戒成熟与西周的“家”天下
(三) 战国戒文衰绝与“礼崩乐坏”
(四) 先秦戒文类型的多样化开端
二、两汉时期——体制大备
(一) 类型丰富与“独尊儒术”
(二) 家戒大兴与汉代家庭观念
(三) 后汉女诫与儒家礼教
(四) 物事类诫文的骈韵化
三、魏晋时期——开拓创新
(一) 传统内容的再创新
(二) 文学艺术的新开拓
四、南北朝与隋——转化发展
(一) 帝王之戒——特殊的创作主体
(二) 士人之戒——“治家”主题的回归
第三章 戒文体律章
一、戒文风格体探
(一) 警诫性
(二) 实用性
(三) 创作模式的稳定性
(四) 与其它文体的交叉融合性
二、文体演变体律
(一) “文章体制,与时因革”
(二)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三) 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
第四章 戒文辨体章
一、戒文与箴文
二、戒文与铭文
三、戒文与教文
四、戒文与敕、训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689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8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