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约伯记》文体结构和形式解析及其历史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2-10-10 14:13
  《约伯记》通过"总-分-总"的封套式结构,以两头散文体、中间诗体的文体形式,阐释了世人对"义人蒙难"这一事件的有限认知,文本主体诗体部分通过几个回合的辩论,将有关真理的答案以启迪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采用了包括同义平行体、对偶平行体与综合平行体在内的多种诗歌表达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强调的句式,增强了文本意义生成的功能。"义人蒙难"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希伯来民族所处的窘迫的社会环境,其中所带来的启示,无疑也铸就了这个民族强大的精神,而这一民族精神便是希伯来民族饱经沧桑、历经荣辱曲折而不倒的根本动力之一。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约伯记》文体结构和形式解析
二、《约伯记》主体部分的文学阐释
三、《约伯记》对希伯来民族精神的塑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希伯来诗歌的形式特征与《诗篇》的结构特点[J]. 王立新.  文学与文化. 2014(01)
[2]语词、意象结构与民族意识——解读《诗篇·第23篇》[J]. 王立新.  圣经文学研究. 2008(00)



本文编号:3689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89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2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