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密州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6:00
在千年的文化积淀里,苏轼将诗、词、文、书、画的才华集于一身,他成了学者心中的典范。在苏轼的作品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自愿留在心底久久回味的“千古绝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竟然都出自密州!这不能不让我们对密州刮目相看,那么一片荒凉的土地,竟然成就了密州的苏轼! 从苏轼的整个人生看,密州为官是他作品创作生涯的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此间他治绩显著、心灵安定、佳作频出。密州时期,苏轼作品的思想内容呈现出立体化、多元的化趋势,展示出“超然、真我、完美”的艺术风格。 本文以苏轼知密州时期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按内容分为“豪情密州”、“政治才干”、“胸怀大略”、“至情至性”四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上述四类作品进行深入的解析,并以此为基点阐释苏轼密州作品所呈现出的整体风格,以及这时一期创作对后来作品的深远影响。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独特的人生经历使苏轼在密州的创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1.1 家庭的熏陶
1.1.1 “我家江水初发源”
1.1.2 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1.2 外放的仕途
1.2.1 少年狂气针砭时弊
1.2.2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1.3 执著的爱情
1.3.1 “不思量自难忘”
1.3.2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1.3.3 “每逢暮雨倍思卿”
第2章 密州作品的思想内容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趋势, 展示出“超然、真我、完美”的艺术风格
2.1 思想内容多元化、立体化
2.1.1 婉丽杭州豪情密州
2.1.2 励精图治政绩才干
2.1.3 胸怀大略宦海浮沉
2.1.4 至情至性天上人间
2.2 “超然、真我、完美”的艺术风格
2.2.1 超然达观
2.2.2 真我性情
2.2.3 完美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J]. 李红艳. 文学教育(上). 2008(10)
[2]试论《超然台记》在苏轼思想发展中的地位[J]. 王启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9)
[3]论苏轼的两次仕杭词[J]. 马学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01)
[4]东波密州词文化品格蠡测[J]. 梅大圣. 黄冈师专学报. 1999(02)
[5]东坡月[J]. 蔡尚伟. 散文. 1999(03)
[6]密州的文化氛围与苏轼知密州时期思想与创作的转变[J]. 张崇琛. 齐鲁学刊. 1999(01)
[7]苏轼密州词散论[J]. 韩国强.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8]东坡词风与释道思想[J]. 齐文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2)
[9]略论苏轼的密州词[J]. 薛祥生.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1993(01)
[10]苏轼密州词作浅析[J]. 张庆亮.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2(01)
本文编号:3690863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独特的人生经历使苏轼在密州的创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1.1 家庭的熏陶
1.1.1 “我家江水初发源”
1.1.2 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1.2 外放的仕途
1.2.1 少年狂气针砭时弊
1.2.2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1.3 执著的爱情
1.3.1 “不思量自难忘”
1.3.2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1.3.3 “每逢暮雨倍思卿”
第2章 密州作品的思想内容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趋势, 展示出“超然、真我、完美”的艺术风格
2.1 思想内容多元化、立体化
2.1.1 婉丽杭州豪情密州
2.1.2 励精图治政绩才干
2.1.3 胸怀大略宦海浮沉
2.1.4 至情至性天上人间
2.2 “超然、真我、完美”的艺术风格
2.2.1 超然达观
2.2.2 真我性情
2.2.3 完美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J]. 李红艳. 文学教育(上). 2008(10)
[2]试论《超然台记》在苏轼思想发展中的地位[J]. 王启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9)
[3]论苏轼的两次仕杭词[J]. 马学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01)
[4]东波密州词文化品格蠡测[J]. 梅大圣. 黄冈师专学报. 1999(02)
[5]东坡月[J]. 蔡尚伟. 散文. 1999(03)
[6]密州的文化氛围与苏轼知密州时期思想与创作的转变[J]. 张崇琛. 齐鲁学刊. 1999(01)
[7]苏轼密州词散论[J]. 韩国强.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8]东坡词风与释道思想[J]. 齐文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2)
[9]略论苏轼的密州词[J]. 薛祥生.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1993(01)
[10]苏轼密州词作浅析[J]. 张庆亮.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2(01)
本文编号:3690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9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