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与逃亡
发布时间:2022-10-19 13:43
中国现代文学在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汲取了异域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从而孕育出崭新的文学形式,创造出全新的形象系列。在对西方资源的借鉴过程中,易卜生的“娜拉”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中的广泛接受与频繁复制颇为引人注目,源自西方的现代女性形象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掀起女性解放与个性主义的滔天巨浪,饱尝压抑之苦的中国女性找到了效仿的榜样和渲泻的途径,发现了新的人生情态,因而开始了建构自我主体的历程。与此相联系的是自近代以来屡遭欺侮的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国理想推动作家们用“娜拉”这一形象来诠释时代精神,演绎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理念。个体的抗争和国家的斗争在现代知识者的笔下合而为一:“娜拉”们毅然走出家门的过程也象征着现代中国努力摆脱既有受压抑和奴役的秩序和格局,在列强环伺之下艰难突围的历程。个人所反抗的伦理规范和家庭秩序就象征着中国需要摆脱的世界政治框架。过于功利的文学意识限制了作家的深入思索,文本中的“娜拉”们走出家庭投入到革命队伍中完成了由个人到整体的身份置换,从旧的秩序中摆脱出来又沦入新的秩序框架之中,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在觉醒后重又遭到压制。中国女性在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既有秩序的瓦解
2.1 出走——西来的行为方式
2.2 觉醒——自主自为的中国主体
2.3 爱情 革命——似是而非的终点
第三章 国家和男权文化的祭品
3.1 艰难的突围
3.2 娜拉的隐喻
3.2.1 遐想——虚幻的爱情伊甸园
3.2.2 启蒙与救亡——知识者的强国想像
第四章 男权传统的还魂
4.1 “伟男”的缺席
4.2 批判——建构:历史的遗憾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告别无意义——鲁敏《奔月》论[J]. 王玉楼. 百家评论. 2019(03)
硕士论文
[1]生活到别处去[D]. 唐碧波.浙江工业大学 2019
[2]家庭伦理视域下的五四女作家创作研究[D]. 王兰兰.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由嫦娥到娜拉[D]. 李菁菁.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3470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既有秩序的瓦解
2.1 出走——西来的行为方式
2.2 觉醒——自主自为的中国主体
2.3 爱情 革命——似是而非的终点
第三章 国家和男权文化的祭品
3.1 艰难的突围
3.2 娜拉的隐喻
3.2.1 遐想——虚幻的爱情伊甸园
3.2.2 启蒙与救亡——知识者的强国想像
第四章 男权传统的还魂
4.1 “伟男”的缺席
4.2 批判——建构:历史的遗憾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告别无意义——鲁敏《奔月》论[J]. 王玉楼. 百家评论. 2019(03)
硕士论文
[1]生活到别处去[D]. 唐碧波.浙江工业大学 2019
[2]家庭伦理视域下的五四女作家创作研究[D]. 王兰兰.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由嫦娥到娜拉[D]. 李菁菁.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9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