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1 18:10
从新四军初创阶段的"战地服务团",到华中鲁艺分院、淮南艺专等培训学校,再到散布于各根据地和新四军所属各部的美术相关机构,新四军在四面受敌、频繁扫荡的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美术活动成果斐然,培养出大批美术宣传人才,使得抗战美术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尖刀的作用,在凝聚人心、发动广大民众、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军心和团结社会各阶层民众共同抗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模式
1.美术人才培养多样性
2.各类报刊、画报成为战地服务团美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3.专业画家成为美术人才培训的骨干力量
二、华中鲁艺等院校模式
1.专业化的系统学习
2.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三、新四军美术人才培养基层化趋势的强化
1.“三套”运动与基层化模式
2.强化培养的美术工厂模式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D]. 陆海玲.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3436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模式
1.美术人才培养多样性
2.各类报刊、画报成为战地服务团美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3.专业画家成为美术人才培训的骨干力量
二、华中鲁艺等院校模式
1.专业化的系统学习
2.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三、新四军美术人才培养基层化趋势的强化
1.“三套”运动与基层化模式
2.强化培养的美术工厂模式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D]. 陆海玲.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34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3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