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人物志之格林伯格

发布时间:2017-05-18 08:27

  本文关键词: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人物志之格林伯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许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被说成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正是他,使得波洛克(Pollock)、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格林伯格 后现代主义 理论与批评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批评 现代艺术博物馆 抽象艺术 二十世纪 美国外交政策 绘画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许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被说成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正是他,使得波洛克(Pollock)、罗斯科(Rothko)等美国本土或移民画家的名声登上了世界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列奥·施坦伯格;沈语冰;;另类准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沈语冰;;格林伯格之后的艺术理论与批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叶枫;;浅谈《藻海无边》与《简·爱》中不同的女权主义思想[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4 李莉莉;;从《黑王子》看元小说的创作模式与文学效应[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5 王树福;;“留比莫夫卡之子”与当今俄罗斯“新新浪潮”戏剧[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婷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2期

7 迈克尔·弗雷德;沈语冰;;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霞;;艺术地生活——议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公共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9 方旭东;;“山寨文化”的后现代性指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苟耕田;;名人“药方”难成“经国之大业”[J];中关村;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明献;;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的现代性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冠杰;;从科学发展观解读科学教育[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金云峰;项淑萍;;类推设计——基于历史原型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梅;;对生态文明历史形态的认识[A];生态文明·全球化·人的发展[C];2009年

7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马敏;;电视包装:作为影像文本的传播透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汪行福;;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10 特里·伊格尔顿;袁新;;健忘的政治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解国记 阮大华 田朝晖;光大传统文化,抵御后现代主义消极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薄洁萍;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4 石河;国际知名作家浪漫的创作行为[N];光明日报;2010年

5 葛壮;顺应全球化趋势与弘扬中华文明的选择[N];文汇报;2010年

6 刘军;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 《艺术广角》主编 傅汝新;我对2月4日辽报小结的三点补充[N];辽宁日报;2010年

8 申霞艳;意义危机与叙事自由[N];北京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沈峥嵘;照搬,成为城市雕塑的误区[N];新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袁婷;“孔子热”引发国学争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郭继民;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小新;后殖民·本土论·左翼思潮[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滕学明;论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7 薛彦波;漂浮的场所[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赵光慧;超越文化政治:走向宗教伦理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曦婷;时尚杂志的图像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张锋;“网络恶搞”的青年亚文化特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晨;“丑”在艺术作品中的凸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超;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身体政治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雯;女性主义法学的后现代转向及其理论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郭敏;读图时代:文学魅力长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红卫;班维尔《海》后现代时期下的现代主义特征[D];重庆大学;2009年

8 秦蓓;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安莉霞;对马克·海姆的宗教多元论的批判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宗棕;科学理性的滥觞与理性的重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人物志之格林伯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