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
本文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申遗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要取得申遗成功,首先要论证遗产的价值、加强保护管理、提高专业素养、进行比较研究。其次对世界遗产申报的基本标准、基本程序要有全面的了解。最后对申遗计划要作全盘考虑,加强管理、规划和监测工作,逐步实施。
【作者单位】: 国家文物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关键词】: 申报程序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管理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一、当前申遗的新形势1987年我国第一批申报了7个世界遗产,6个被列入名录。当时的遗产工作在国内和国际还都相对比较粗疏。我国首次申报的7个项目除一个因材料太不充分而没有被提交会议讨论外,其他6个遗产没有任何争议,都很容易地顺利通过了。当时的形势几乎是,只要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培梓;;世界遗产申报影响因素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活着的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成就斐然[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3 本刊记者;;文化遗产保护30年——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J];国际人才交流;2008年04期
4 ;陈宝根:丝绸之路跨国合作“申遗”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创新[J];大陆桥视野;2009年12期
5 ;浦东文保署赴晋业务考察[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04期
6 傅玉兰;;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战略背景看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J];博物馆研究;2009年01期
7 张祖城;郑向敏;兰晓原;;对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前后保护工作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10年01期
8 ;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保护管理不善严重受损将被列入“警示名单”[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01期
9 张祖城;郑向敏;兰晓原;;关于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前后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八年艰辛“申遗”路[J];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研究、保护和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民居概况[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闵庆文;;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4 约翰·霍威尔·斯塔布斯;;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与中国[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5 李寅;阎海增;;浅析清东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文物保护的定位问题[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6 苏荣誉;;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7 延宏;苏荣誉;周俭;张凌云;王合成;王佩琼;;中国文化遗产如何保护[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8 郝洪喜;彭明生;;日军对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劫掠破坏[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陈先珍;;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欢迎辞[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苏丛柏;;无损检测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墙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让;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安领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重设预备名单公布[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记者 曲志红、崔清新;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保护管理不善严重受损将被列入“警示名单”[N];人民日报;2006年
4 黄小驹;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和谐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记者 黄小驹;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佟薇;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进入专家评估考察阶段[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单霁翔;流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赵彤;世界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童登金;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与经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10 文宣;安阳殷墟成为我国新一处世界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木永跃;民族文化遗产管理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翁玉玟;中国古建园林的保护管理[D];复旦大学;2010年
8 郭峰;流域管理体制中的协调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于晓平;朱瀗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继东;中西文化影响下的越南阮朝都城顺化研究(1802-1885)[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李建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关露;基于生态足迹法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郭英卓;基于因果分析图法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付兴胜;世界文化遗产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茅娜l
本文编号:375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