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边缘的声音——八九十年代历史文学中的非主流历史观

发布时间:2024-05-29 02:58
  20世纪80~90年代,多元的价值取向,使历史文学发生形态上的巨大变化,在当前,历史文学已经不是孤立的文学问题,它与广泛的社会文化思想现象相关,诸如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消费主义、民间意识等,从而形成了当代历史文学中纷纭复杂的历史观。论文阐释了20世纪80~90年代非主流历史文学的历史观的形成原因,分章论述了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女性主义的历史观和民间意识的历史观和消费主义的历史观。 非主流历史文学的历史观集中体现出对历史神圣的消解。具体表现为往往呈现出对历史的大胆想像和虚构;作者往往用“我想”、“我猜猜”等字眼毫不掩饰其历史叙述的主观性和虚构性以构建起主观视角,通过历史时空表达作者现时的生活状态、价值状态、时代主潮,从而在根本上消解“历史神圣”。所有的历史都是被后人写下来的并且供人阅读的文本或话语,历史是被人阐述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片段的,琐碎的,零乱的,边缘的;每个人也都有对历史的想像,虚构的,浪漫的,神秘的,世俗的。历史真实也好,历史虚伪也好,反对或者认同都表现出了对不同“文学理想”或者“历史真实”的追求。历史的不可重复,历史的无限可能,...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郑重声明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呼之即出:非主流历史观出现的背景
        1. 回归“本体”的内在呼唤
        2. 欧风美雨的外在冲击
        3. 启蒙理性的重新张扬
        4. 经济、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5. 历史观念的变化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与先锋作家的历史观
    一、新历史主义与先锋作家的新历史小说的关系
    二、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1. 历史的偶然性、非逻辑性
        2. 历史的虚构性、书写性
        3. 历史的个人化、细小化
第二章 男性/女性:女性主义的历史观
    一、女性主义与历史写作
    二、解构男性中心主义
    三、关注日常生活
第三章 庙堂/民间:民间意识的历史观
    一、民间意识的复苏
    二、历史文学中民间意识的诉说
        1. 《白鹿原》:朴素的宗族意识和儒家的传统文化、理想人格
        2. 《红高粱》:张扬的原始生命力
第四章 正统/戏说:消费主义的历史观
    一、历史的情感化、欲望化
    二、历史的娱乐化、戏说化
    三、历史的形式化、感官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98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