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山海经》中猴类形象与金猴面具之渊源

发布时间:2024-12-01 04:37
   《山海经》开篇即叙述了猴类聚居的巴蜀山脉,因而,猴类形象及其寓意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甲骨文中的"夒"字像是一只正要搔首弄姿的猴子。先秦文献猴字异名近30种。《山海经》中猴类形象分为狌狌和白猿等,这种半兽半神古图形象,不仅是古巴蜀人崇拜的偶像,而且为金沙遗址之金猴面具的制作提供了参照系。三星堆、金沙出土的金面具与古埃及、辽国陈国公主金面罩不仅工艺不同,且有不同的用途和文化内涵,因而是自成体系的古巴蜀黄金文化。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夒”字像是一只正要搔首弄姿的猴子

图2“夒”字像是一只正要搔首弄姿的猴子

在远古时代,古人最早将“猴”写成“夒(náo)”,甲骨文中的“夒”字像是一只正要搔首弄姿的猴子(如图2)。东汉许慎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8]。”甲骨专家李孝定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写为猴形,既代表殷人的某位高祖,也代表猕猴和神祇”[9]1903-191....


图3 蒋本狌狌

图3 蒋本狌狌

(三)禺类形象图4胡本白猿


图1-1贺兰山史前岩画“猴脸”神像

图1-1贺兰山史前岩画“猴脸”神像

《山海经》中各种猴类图像及其寓意与华夏文化必然有一定联系,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岩画)上就出现了猴类的图形(如图1-1),猴类造型在后世文物(岩画)还多有展示(如图1-2)。图1-2“红山文化猴神玉面”


图1-2“红山文化猴神玉面”

图1-2“红山文化猴神玉面”

图1-1贺兰山史前岩画“猴脸”神像在远古时代,古人最早将“猴”写成“夒(náo)”,甲骨文中的“夒”字像是一只正要搔首弄姿的猴子(如图2)。东汉许慎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8]。”甲骨专家李孝定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写为猴形,既代表殷人的某位高祖,也代表....



本文编号:401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1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