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困境及其本土重建

发布时间:2017-07-30 22:02

  本文关键词: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困境及其本土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艺术 全球化 本土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初,以模仿,抄袭,复制,甚至直接“拿来”开始了艺术的本土化运作,当代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表现出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西方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现当代艺术,在中国走了几十年就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中国当代艺术是从学习和模仿西方开始的,85新潮美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当时大的背景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东方版本,这就决定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先天不足:依附在西方艺术的边缘。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和市场操纵的结果,缺少本体建构,精神性匮乏。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文化精神回归问题,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始终与西方的关联中去思考,“西方”既成为我们时常反抗的对象,又成为我们身份确认的一种参照。也就是说,我们以抵抗和拒斥来表明自身的存在,又同时期待着西方的回应以至认同。中国当代艺术家因为在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三年展和卡内基双年展等国际展览上露面而兴奋不已就是证明,可以看到:我们是在“共享”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以打“中国牌”来迎合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需要本土文化精神的支撑,但不是“回归”,是在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发展的文化精神起点是带有浓重的西化色彩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理念和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背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面对的发展困境说明,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脱离对西方艺术的依附,扎根中国文化艺术的土壤,树立文化艺术的地域性特征,关注自身的传统与现实,重建本土价值,实现转型,从而以主流话语发言,与西方的文化艺术正面交流,进而影响并改变游戏规则,,肩负起自身的文化责任,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艺术 全球化 本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10-16
  • 1.1 当代艺术在中国10-12
  • 1.2 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背景12-16
  • 1.2.1 思想资源: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12-14
  • 1.2.2 文化语境:后殖民主义14-16
  • 2.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困境16-23
  • 2.1 前卫与传统的断裂16-18
  • 2.2 个人创新与社会伦理的冲撞18-19
  • 2.3 作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的错位19-21
  • 2.4 艺术身份与国际认可的矛盾21-23
  • 3.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建构23-29
  • 3.1 当代艺术的体制化23-25
  • 3.2 当代艺术制度与法律的建立25
  • 3.3 学院教育参与下的当代艺术观的普及25-27
  • 3.4 从传统与现实的中国文化资源中寻求艺术表达27-28
  • 3.5 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系28-29
  • 结语29-30
  • 注释30-31
  • 参考文献3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1哈雷戴维森 中国当代艺术臻品大赛落幕[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2 姚朋;;迷途与寻根——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某些现状和未来走向[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3 马学东;;中国当代艺术品的私人收藏研究[J];荣宝斋;2011年06期

4 翁菱;张黎;;“留注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对话[J];艺术·生活;2006年05期

5 宋琛;;市场引导下当代艺术构成体系[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6 ;沈舟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行列[J];上海建设论苑;1994年04期

7 ;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J];美术文献;2010年03期

8 ;《中国当代艺术全集》绘画篇·油画第一卷出版[J];美术文献;2010年06期

9 李旭;超越身份界限的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生活;2005年01期

10 梁玖;;中国当代艺术的加力诠释——评艺术本土阐释力作《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艳东;;挑战与对策:全球化语境下的科学社会主义[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4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任文利;;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话语:儒家性善论的重新解读[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徐放鸣;张玉勤;;《全球化语境中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10 俞文滟;;中国与异国食文化的交流和交融[A];“食文化与以人为本”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宏 邱正伦;本土立场 当代风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振伟;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突围[N];财经时报;2005年

3 记者 严长元;墙:对中国当代艺术20年的追问[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中国当代艺术二○○二》出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剑武;如何调整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8年

6 张勇;张晓刚——中国当代艺术的“千万宝贝”[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本报记者 邱家和;专家多伦论道指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与未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张晓凌;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上)[N];光明日报;2009年

9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张晓凌;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下)[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琳;博雅珊:中国当代艺术如此新鲜[N];上海证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恒田;全球化语境下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6 钱春莲;中国新影像:全球视野与民族认同[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7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8 林岩;全球化中的他者—后冷战时期西方媒体中的中国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刘阳;困境中的突围[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陈佳;探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现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陈君;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歆;80后艺术家作品中的卡通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丁玲;“扬州八怪”之怪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庸[D];西南大学;2006年

9 丁忠明;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困境及其本土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59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9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