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清末中国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汉诗中的法国形象

发布时间:2017-07-31 20:18

  本文关键词:清末中国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汉诗中的法国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中国 幕末明治日本 海外汉诗 法国形象


【摘要】: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清末中国人和幕末明治日本人在被迫开国的背景下走向世界,在接触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海外汉诗,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异国形象,法国形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根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一切对他者的描述实际上都是对自我的言说,中日海外汉诗中的法国形象不仅展示了两国诗人对法国的认识,更是一面反观中日两国自身文化的镜子。 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中日两国海外汉诗中法国形象的异同及其成因,挖掘法国形象背后的中日国民心态和文化差异。本文第一章从衣食住行、风景名胜、风俗文化、科技文教和内政外交等方面分析中日汉诗中相似的法国形象,并从认识规律、现实国情、文学体裁、文化传统等方面阐释相似法国形象的成因;第二章以“拿破仑”“埃菲尔铁塔和轻气球”“博览会和博物馆”“法国的负面形象”为主题,对中日汉诗中的相异法国形象展开论述,并分析产生相异法国形象的原因;第三章回顾中日使法外交官和留学生等法国形象塑造者回国后的命运,分析中日两国的社会现实和中日国民对法国形象及其法国文化的态度,从而比较中日国民的文化心态,并分析其成因。结尾得出结论:中日两国海外汉诗中的法国形象不但反映了东西方异质文化碰撞交流的现实,也体现了中日两国在对外意识、审美理念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直到今天,我们仍要面对异国文化的碰撞、倾听世界各国的声音,19世纪中后期走出国门的中日先行者们通过汉诗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清末中国 幕末明治日本 海外汉诗 法国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03;I106.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6
  • 第一章 清末中国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汉诗中的相似法国形象16-46
  • 1.1 相似的法国形象16-43
  • 1.1.1 衣食住行16-32
  • 1.1.2 风景名胜32-35
  • 1.1.3 风俗文化35-40
  • 1.1.4 科技文教和内政外交40-43
  • 1.2 生成相似法国形象的原因43-46
  • 第二章 清末中国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汉诗中相异法国形象46-77
  • 2.1 说不尽的拿破仑46-57
  • 2.2 高空中的遥想——在埃菲尔铁塔和轻气球上57-64
  • 2.3 博览会和博物馆中的感慨64-68
  • 2.4 负面法国形象68-77
  • 第三章 自我言说——法国形象背后的中国和日本77-90
  • 3.1 法国形象塑造者们的命运77-86
  • 3.1.1 中日使法外交官们的命运77-82
  • 3.1.2 中日官派留法学生的际遇82-86
  • 3.2 法国形象背后的中日国民心态及其成因86-90
  • 结语90-92
  • 参考文献92-96
  • 附录1:1875-1892年清末留法学生情况统计表96-99
  • 附录2:1866-1874年日本幕末明治留法学生情况统计表99-10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3-104
  • 致谢104-105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105-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群;;王韬笔下的法国形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小白;;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西洋意识的诸类型[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3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危机意识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4 罗爱华;;晚清西方形象研究导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刘yN玲;;浅谈社会心态在日本近代发展中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2期

6 高建明;李斌;;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3期

7 黄伟;;法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从19世纪的巴黎世博会谈起[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林晨;;晚清末期的文学行旅与女性形象[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李岚;;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熊月之;;郭实腊《贸易通志》简论[J];史林;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胥明义;晚清欧美游记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安宝;清末五大臣与岩仓使节团出访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宇新;煤气照明在中国:知识传播、技术应用及其影响考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00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