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
发布时间:2017-08-09 10:29
本文关键词:论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
【摘要】:巴赫金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诗学体系是建立在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并以对话理论为核心,统摄了复调理论、超语言学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巴赫金主张主体与主体、主体与文本角色之间平等自由的对话,他的诗学透射出主体间性的智慧。 巴赫金在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探讨阶段关注现代文明的危机和人的存在方式问题,他试图通过主体性的张扬弥合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裂痕;巴赫金对自我与他者进行了区分,奠定了对话理论的基础,他还从视野剩余和外位性的角度就审美事件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显示出主体间性的走向。 对话理论论证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强调主体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认为存在的本质在于对话,确证了对话本体论的地位,自由平等的对话实现了充分的主体间性;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巴赫金还主张主体间性的人文科学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人文科学的“理解”。 在复调小说中,文本角色获得了完全的主体地位,作者、读者与文本角色之间是充分的本真的对话关系,实现了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在对传统语言学的批判基础上,巴赫金建立了超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对话,论证了语言的对话关系;他的狂欢化理论也是和对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狂欢式世界感受所表现出的自由平等交往的精神和对话原则有着一致性,文学的狂欢化走向了审美自由和审美领域的主体间性。
【关键词】:巴赫金 主体间性 诗学 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4
- 一、巴赫金研究现状8-11
- 二、主体间性思想的发展及界定11-14
- 第一章 巴赫金的哲学美学思想与主体间性14-32
- 第一节 巴赫金早期道德哲学的建构14-21
- 第二节 巴赫金哲学对苏联文学理论的突破21-24
- 第三节 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及主体间性的萌发24-27
- 第四节 审美活动的关注与主体间性的走向27-32
- 第二章 对话理论与主体间性32-45
- 第一节 “对话”溯源32-34
- 第二节 “对话”的基础及内涵34-38
- 第三节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主体间性性质38-45
- 第三章 巴赫金诗学思想的主体间性阐发45-61
- 第一节 主体与文本角色的对话45-52
- 第二节 超语言学的建立52-56
- 第三节 狂欢与文学狂欢化56-61
- 第四章 巴赫金主体间性诗学思想的现代意义61-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赵一凡;;巴赫金:语言与思想的对话[J];读书;1990年04期
3 周宪;生存与对话主义[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4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5 晓河;巴赫金研究在中国[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06期
6 董小英;;一只装满线团的篮子——巴赫金研究俄国现状及发展方向[J];外国文学动态;1997年04期
7 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1期
8 董小英;俄国巴赫金研究现状[J];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2期
9 李斌;国内巴赫金研究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4期
10 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J];文艺研究;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644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4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