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的《阿Q正传》蓝诗玲英译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写理论视角下的《阿Q正传》蓝诗玲英译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改写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阿Q正传》
【摘要】:改写理论将译作置于译语文化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中,颠覆了译者传统的“忠实观”,强调译者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核心因素的影响。译者可以挑战反抗约束,发挥其显性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选择接受约束,由于其个人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译者可以删减、增补、改写或保留原作内容,发挥其隐性的主观能动性。 鲁迅小说《阿Q正传》针砭时弊,人物形象典型鲜明,语言幽默诙谐,饱含大量文化信息。其翻译的价值判断绝非在于简单的语言层面的对等和忠实与否,而涉及文化等宏观因素。本文选取了英国著名汉学家蓝诗玲教授的《阿Q正传》的最新英文译本,以改写理论为视角,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以及赞助人等对该小说其翻译的影响。 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是鲁迅揭露国民性,启蒙群众的呐喊。2009年,英国企鹅集团出版了蓝诗玲的英译本并收录于企鹅经典。2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盛行,英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文明的追求使鲁迅的翻译作品进入西方视野成为可能。然而中国文学在西方主流文化的边缘地位,赞助人企鹅出版社作为商业出版社对出版作品娱乐性,可读性的要求,以及译者作为一位年轻的汉学家有限的中国文化背景,忠实性再创造,注重读者接受的翻译诗学影响,使译者在翻译时照顾英语译本的接受性,在小说人物塑造,叙事技巧,文化负载词,戏谑反讽的修辞艺术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蓝诗玲对涉及宗教,历史背景,性观念,绍兴方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改写。在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下,为了顾及读者接受力,她用叙事话语代替人物眼光,进行感情介入并改变引语方式。同时,,借用法语词源词和法律文本特征制造戏谑反讽效果,增强译本的趣味性。 蓝诗玲译本强调可读性和接受性,对于扩大读者群,使更多的英语读者能够接触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论文意在验证改写理论的可行性,探讨了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性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丰富了《阿Q正传》的英译研究和译者研究。
【关键词】:翻译改写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阿Q正传》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Introduction9-15
-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writing Theory15-19
- 1.1 Three Constraints in Light of Rewriting Theory15-17
- 1.2 Evaluation of Rewriting Theory17-19
- Chapter Two Ideological, Poetological and Patronage Motivations19-31
- 2.1 Ideological Motivation19-24
- 2.1.1 Ideology of Source Text19-21
- 2.1.2 Dominant Ideology of Target Culture21-22
- 2.1.3 Ideology of Julia Lovell22-24
- 2.2 Poetological Motivation24-28
- 2.2.1 Poetics of Source Text24-25
- 2.2.2 Dominant Poetics of Target Culture25-26
- 2.2.3 Poetics of Translation of Julia Lovell26-28
- 2.3 Patronage Environment of the Target Text28-31
- Chapter Three Rewriting Ah-Q Zhengzhuan31-52
- 3.1 Rewriting Characterization in Ah-Q Zhengzhuan31-37
- 3.1.1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Naming the Character31-33
- 3.1.2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33-34
- 3.1.3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34-36
- 3.1.4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Dialogue36-37
- 3.2 Rewriting Narrative Mode in Ah-Q Zhengzhuan37-41
- 3.2.1 Change of Narrative point-of-view37-39
- 3.2.2 Emotional Involvement39
- 3.2.3 Deletion of Direct Speech39-41
- 3.3 Rewriting Cultural Items in Ah-Q Zhengzhuan41-48
- 3.3.1 Deletion41-42
- 3.3.2 Functional Equivalent42-43
- 3.3.3 Cultural Equivalent43-45
- 3.3.4 Descriptive Equivalent45-46
- 3.3.5 Compensation46-47
- 3.3.6 Transliteration47-48
- 3.4 Rewriting Parody in Ah-Q Zhengzhuan48-52
- 3.4.1 Rewriting with Words of French Origin48-49
- 3.4.2 Rewriting the Expression in the Form of Legal Document49-52
- Conclusion52-54
- Works Cited54
- Acknowledgements54-58
- Informative Abstract in Chinese58-60
-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阳;;浅论赞助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2 苏艳飞;;“赞助人”对译者的操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魏清光;;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陈丽;;从晚清译介看赞助人对翻译选材的操控[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钱灵杰;张德让;;从“赞助人”的角度论出版机构对译介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奇志;;“赞助人”对晚清翻译活动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马丽;;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赵俊姝;王志勤;;论赞助人对西南联大文学翻译活动的操控[J];昆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熊华;;隐形的手: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张富荣;;从清末民初的翻译趋向看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勒丝蕾·汤姆森;拉赞助的五步骤[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忠武;中国外宣书刊翻译及传播史料研究(1949-197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佩芳;从“象征资本”的角度看赞助人角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王璐;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文化赞助人[D];辽宁大学;2014年
3 王莉;赞助人、读者和译者:影响国外畅销书在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莉;论翻译对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董照磊;从诗学、赞助人、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玄奘译本不流行的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青青;赞助人系统之操纵与反操纵[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婧;论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对文学翻译的操纵[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唐晓丽;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看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的三个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淑平;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因素制约下《亲历历史》译文之改写[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李慧;意识形态、赞助人系统和诗学的制衡与统一[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5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4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