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通向艺术场域史:一种开放而中立的艺术史书写

发布时间:2017-08-19 19:16

  本文关键词:通向艺术场域史:一种开放而中立的艺术史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史 艺术场域史 分析美学 丹托 迪基 布尔迪厄


【摘要】:传统艺术史的书写往往着眼于艺术的创作和发生,而艺术本身的发展却要求一部开放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艺术史。本文拟结合分析美学对艺术的界定,将围绕艺术或者艺术作品的关系元素置于艺术场域的内场和外场,同时联系布尔迪厄对于艺术场域的生成和自主化分析,构想艺术场域史。认为艺术场域史开放了艺术的发端和未来,敞开了各个艺术门类。同时,艺术场域概念的中立性解决了艺术史书写既不便站在当下语境进行价值判断,也无法客观还原历史语境的两难。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史 艺术场域史 分析美学 丹托 迪基 布尔迪厄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艺术学2011年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艺术学史论作为目前其下唯一的基本专业,它的学科内涵亟待明确和完善。面对当代艺术不断扩大的艺术边界和跨学科发展态势,以艺术创作和发生为起点的传统艺术史观陷入僵化和封闭的困境,而门类艺术史诸如美术史、音乐史、雕刻史、数字媒体艺术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锦华;面对当代史──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4期

2 张法;;迪基《美学导论》与中国美学原理写作的差异[J];人文杂志;2006年04期

3 丁宁;论艺术史的分期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4 曹意强;新视野中的欧美艺术史学(导论)[J];新美术;2005年01期

5 殷曼i_;;从迪基艺术体制论的转变看后分析美学当代转型中的尴尬[J];哲学动态;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朱丽莉;;“文学场域”至“文学权力场”的转换——浅论左翼作家文学行为的“权力化”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赵洋;;从审美活动的本质看孔子庄子之“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孙强;;庄子与萨特的美学比较[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刘忠波;;3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欧阳兵;;艺术价值、生活情趣和社会要求的包容:重建场域信任——一个以场域理论为视角的分析[J];武陵学刊;2012年02期

7 郭仙;;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臧永红;;从合成空间理论看矛盾修饰法的认知过程[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周丽蕊;;翻译的话语权力视角[J];大家;2010年02期

10 苏咏鸿;曲茹;;审美“真实”——试析纪录片的美学范式[J];当代电视;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意;;自律性:布尔迪厄理论的“内在冲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陶楠;金云峰;;欧美研究园林史方法论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段吉方;;碎片化写作的成人拼装——关于“七十年代生作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8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印吉;睡莲中的灵晕[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蔡颖华;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俞晓娟;沦落与改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晓楠;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崔洁莹;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D];南京大学;2011年

7 丁玉果;意义构建的两级——《尤利西斯》空白美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金慧;消费社会语境下视觉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闫伟伟;迪基的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陆赢赢;论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说”和“文艺伦理观”的接受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子诚;目前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彦明;;布尔迪厄的“科学场”观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2 江山;;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中的阶级差异——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4期

3 涂艳;;论知识分子在权力符号中的社会特性——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启示[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4期

4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国内研究综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陆扬;;析布尔迪厄的艺术理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高宣扬;;论布尔迪厄美学的核心概念“生存心态”的特殊性质[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2期

7 余乃忠;陈志良;;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布尔迪厄建构的结构主义神话[J];现代哲学;2009年01期

8 龚琰;;微博新闻场的特质——由布尔迪厄引发的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03期

9 萧俊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10 王震;;论布尔迪厄的习性文化理论[J];实事求是;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莽;一言难尽的布尔迪厄[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邓金明;布尔迪厄:思想背后的生活影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邢克超;他们看到了我们制度的背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唐军;“社会世界”中永远的实践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蔡家园;作为暴力象征的电视[N];湖北日报;2001年

6 潘多拉;高等教育更需要起点上的公平[N];益阳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拥华;社会世界的底蕴:从二元论到二重性[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长江;布尔迪厄文学游戏理论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2 戴陆;区隔—布尔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周燕春;布尔迪厄文化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玉;从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探讨大学生纸质报刊消费模式[D];暨南大学;2008年

5 曹红霞;趣味与身份认同[D];新疆大学;2011年

6 张跃忠;布尔迪厄高等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路守香;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侯茗予;穿越秩序后的犀利解魅[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磊;名牌大学与精英主义: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高桦楠;布尔迪厄的科学建构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2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02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