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叙事学视野下的情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1:20

  本文关键词:叙事学视野下的情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学 情节 类型 功能


【摘要】: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指小说、戏剧文学、电影、电视等)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美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情节的涵义为基点探讨情节的涵义、结构类型及功能。论文分为四部分:导言部分,通过对叙事学中情节研究现状的梳理,指出情节研究在叙事性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文论史层面梳理情节的涵义。从历史维度展示“情节与故事”的理论关联,辨析情节是属于故事层面还是话语层面,并区分情节和故事。进而提炼并分析逻辑关系和矛盾冲突、细节和艺术真实等情节构成要素。指出情节是由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具有矛盾关系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第三部分则根据情节基本要素的组合差异,提出四种情节结构类型:单线和复线结构的因果型情节类型、心理型情节结构类型、簿式和轴式的画面结构类型以及从文体的角度和情节弱化来划分的“散文化”结构类型;指出情节的地位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但情节的基本构成要素却是恒定不变的。力求指出情节在保持其“恒定性”的同时,具有的多样性。最后一部分侧重论述情节的叙述功能、结构功能和表现功能。 情节作为叙事文学中的核心元素,在当代小说的作用日渐突出。深入研究情节问题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叙事学 情节 类型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导言6-8
  • 一、情节的涵义8-20
  • (一) 情节等于故事吗8-12
  • (1) 情节即故事9
  • (2) 情节与故事逐渐区分9-11
  • (3) 情节高于故事11-12
  • (二) 情节的涵义12-15
  • (三) 情节的构成要素15-20
  • (1) 逻辑关系16
  • (2) 矛盾冲突16-17
  • (3) 细节17-18
  • (4) 艺术真实18-20
  • 二、情节的结构类型20-29
  • (一) 因果型情节结构20-23
  • (1) 单线结构21-22
  • (2) 复线结构22-23
  • (二) 心理型情节观23-26
  • (三) 画面结构26-27
  • (四) "散文化"结构27-29
  • 三、情节的功能29-32
  • (一) 叙述功能29
  • (二) 结构功能29-30
  • (三) 表现功能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35-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蕊鑫;;“叙事开端”研究的新开端——评《叙事开端:理论与实践》[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2 熊荣敏;;聚焦理论的认知参照点阐释[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3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学研究反思[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

4 尚必武;;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芳;;叙事视野下的《源氏物语》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J];东疆学刊;2011年03期

6 郭循钊;;《老人与海》的生态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马军校;;王尔德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观艺术性的揭示——以《不可儿戏》为例[J];作家;2011年14期

8 许德金;宋珍珍;;奥巴马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的文本间不可靠叙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徐志平;;叙事者干预在早期话本中的表现[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3期

10 王琳琳;;融东西文化于一身的许地山——《缀网劳蛛》的文本细读[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文薇;;启蒙与催化——论新时期对西方叙事学的引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阳;;模态逻辑·形式语义·文本符号[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4 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5 李骞;;金圣叹论小说的情节构成、变化的特征[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6 祝敏青;;小说话语的预设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石松;;《水浒传》中王进和《亚瑟王之死》中魔灵叙事作用的比较[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石洪生;;舒克申短篇小说《法庭》的情节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颖;;酒与《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10 谷庄;;话说春姑[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惠荣;叙事学研究有了新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李建盛;建构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N];文艺报;2011年

3 刘绍信;叙事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5年

4 启航;向丹·布朗学写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北溟;话本小说的叙事学[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刘庆璋 祖国颂 李晓宁 胡明贵 沈玉梅 莫立民;“文化诗学”研究论文集萃[N];文艺报;2004年

7 湖南商学院中文系 刘晓林;古典诗歌创作“延宕”手法的美学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8 刘永昶;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一些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4年

9 王泉根;一个有益的尝试[N];文艺报;2007年

10 张颐武;再思和追问[N];山西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阳;语言的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俞敏华;形式的表象与深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燕;新闻语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5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钫;贫乏之中的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朱桃香;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项仲平;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柳晓;越战创伤叙事[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巍;从叙事学观点看《傲慢与偏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年

2 王燕红;叙事学视野下的情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星迪;我国电视纪录片叙事情境的发展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江岩;中国当下电视新闻中“解释性报道”的叙事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芳;叙事背后的道德质询[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玲;日本平安朝日记文学中的第一人称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周培;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孙婧;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9 吴闻莺;深度报道的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滔;叙事与符号的魅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8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18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