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艺术中的技术因素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24 14:24

  本文关键词:当代艺术中的技术因素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艺术 技术 观念 媒介 网络


【摘要】:从古至今,技术因素一直是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亦使艺术更好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代艺术的出现,颠覆了以往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概念。当代艺术是一种观念为主的新艺术形态,具有极高的包容性,然而它的高度包容性却导致了当代艺术的泛滥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传统技术与艺术的重要地位,用极端忽略技术或极端忽略观念的观点来探讨当代艺术是不可取的。正确分析技术介入当代艺术后产生的变化及新的艺术形态,探讨传统技术被新的观念所替代或演变的过程,能促使当代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会堕入技术或艺术的单边思维,最终才能使当代艺术健康地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介的出现,不断丰富着当代艺术的呈现形态,亦体现了技术因素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角色。新的技术辅助,使人们与艺术的距离更加接近。当下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已经与精英文化并行,以一种特征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尝试分析技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与所担当的角色地位,站在客观的角度来探讨技术因素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才真正具备意义。艺术与技术应该是一个无级变速的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只有把握好技术与艺术的度,才能跳出当下“伪艺术”现象的圈套。与传统艺术的传播方式相比,当代艺术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传播速度更为快速和广泛,网络成为新的一个艺术展现的场所。观念为主的当代艺术使艺术更具包容性,艺术家受到材料及技术的制约更加的小,这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保存、艺术传承等方面新的挑战。
【关键词】:当代艺术 技术 观念 媒介 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11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0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
  • 1.2 文献综述8-10
  • 1.2.1 当代艺术类8-9
  • 1.2.2 理论类9-10
  • 第2章 人类的技术与艺术10-13
  • 2.1 技术与生活10-12
  • 2.1.1 技术的意义10-11
  • 2.1.2 技术与人类生活11-12
  • 2.2 艺术与生活12-13
  • 第3章 当代艺术的技术因素13-34
  • 3.1 当代艺术与技术13-18
  • 3.1.1 当代艺术13-14
  • 3.1.2 当代艺术作品的技术因素14-18
  • 3.2 技术因素使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18-22
  • 3.2.1 观念艺术与技术18-19
  • 3.2.2 摄影技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19-21
  • 3.2.3 艺术设计软件21-22
  • 3.3 技术化与艺术化22-29
  • 3.3.1 艺术化的技术22-24
  • 3.3.2 技术化的艺术24-29
  • 3.4 艺术价值与技术价值29-34
  • 3.4.1 技术产品中的艺术价值29-30
  • 3.4.2 当代艺术作品中技术的价值30-34
  • 第4章 当代艺术的新技术媒介34-39
  • 4.1 数字技术介入当代艺术34-37
  • 4.1.1 新技术材料进入我们的生活34-35
  • 4.1.2 数字技术与观念传达35-37
  • 4.2 网络技术与艺术文化传播37-39
  • 第5章 当代艺术与技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9-45
  • 5.1 技术文化的传承39-42
  • 5.1.1 技术文化的意义39
  • 5.1.2 技术文化的传承39-40
  • 5.1.3 当代艺术作品中传统技艺的作用40-42
  • 5.2 当代艺术与技术保存42-44
  • 5.2.1 新媒介作品的技术保存42-43
  • 5.2.2 技术保存与观念转换43-44
  • 5.3 当代艺术的传承44-45
  • 第6章 结论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 个人简历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肖玉;;艺术的大众化与艺术的“消亡”“文献”当代艺术展面面观[J];艺文论丛;1996年Z1期

2 晓滨;印尼风情展京秋——《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展》在京举办[J];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12期

3 毛娜;漫谈后现代阴影中的中国当代艺术[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杨国新;艺术设计刍议[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5 李公明;;当代艺术教育与社会学批判[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国际艺讯[J];美术观察;2006年11期

7 陈平;;《讲话》的感召 时代的命题 “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在京隆重开幕[J];美术;2007年06期

8 ;抬头见喜——杭州2006年国际当代艺术个案展[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5期

9 ;看点[J];艺术与投资;2008年10期

10 ;虚城计[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明立;郭景远;;技术因素对产品寿命周期影响分析及定量判断方法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储一宁;冉瑞法;王燕;黄孝俊;;云南蚕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首要技术障碍[A];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桑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旗;当代艺术:尴尬的处境与暧昧的反抗[N];文艺报;2009年

2 云菲 张亚萌;在探索创新中写就当代艺术的新章节[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朱其;当代艺术,暴跌的不只是价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国斌;谭国斌:斥资千万推广当代艺术[N];湖南日报;2011年

5 台湾美术馆策展人 潘显仁;台湾当代艺术征候[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亮;当代艺术离宝鸡有多远?[N];宝鸡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甄澄 通讯员 王丽亚;“走出去” 路很长[N];光明日报;2011年

8 ;尤伦斯清仓:当代艺术购藏是否会陷入“囚徒困境”[N];美术报;2011年

9 林木;与河清有关的较劲[N];美术报;2011年

10 曹俊杰 严威;多媒体技术:当代艺术的“黑匣子”[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刘明亮;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皮力;从“行动”到“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田野;企业资源计划(ERP)同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杞峰;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2 王颖娟;图谋之后[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安s,

本文编号:731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31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