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嬉雪》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发布时间:2017-08-24 18:44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嬉雪》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意识 朱虹


【摘要】:在女性主义思潮到来之前,翻译似乎是无性的。然而事实上,翻译和性别自古以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传统译论中,翻译和女性同处于边缘、从属的地位。翻译也被喻为“不忠的美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女性主义思潮与性别以及翻译结合起来,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批判将女性和翻译置于社会和文学最底层的传统观念,以Barbara Godard, Luise Von Flotow和Sherry Simon等人为代表人物,发源于加拿大并日趋成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指出了翻译中普遍存在的性别化现象,并且对翻译中的性别隐喻进行改写和颠覆。该理论还重塑了传统的忠实观,女性主义译者忠实的不再是原文作者和原文本,而是女性主义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女性主义写作项目。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强调也是该理论涉及的主题之一,目的是让译者和女性不再消声,不再隐形。此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作以女性主义名义进行的重写,从而译者和作者,译本和原文本享有同等的地位。在实践上,女性主义译者采用以下主要的翻译策略,即增补、劫持、以及脚注与前言等,以突出女性形象。总而言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开辟了新的思路。 之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朱虹引入到中国,并对我国的女性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中西文化和历史等背景不同,国内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来探讨中国语境下国内译者的翻译实践就显得很有意义。 本文选择《嬉雪》中朱虹的散文译作来进行分析,该书是由朱虹编译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近二十多位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散文及其英译,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朱虹的译作,例如《捡麦穗》、《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以及《并非梦幻》等散文英译作品。通过研究朱虹的这些译作,分析其翻译过程及翻译方法,发现朱虹在翻译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了一种隐形的合作项目,与原作者分享了共同的女性主义翻译与写作目的,表达了共同的女性情感。有意识地进行翻译选材也体现出了译者的主体性。此外,还有意识地对原作进行改写,进行女性主义诠释和再创造。另外,朱虹主要采用了三种翻译方法,包括增补、删减和更改,这些翻译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和立场。因此,本文发现无论从其翻译过程,还是翻译方法来讲,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均受到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启发,体现出了女性主义意识。 相信随着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一定可以达到新的高度,国内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意识 朱虹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Introduction11-15
  • 0.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0.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12-13
  • 0.3 Research methodology13
  • O.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
  • 0.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One.Literature Review15-25
  • 1.1 A brief review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research in western countries15-20
  • 1.1.1 Luise Von Flotow15-17
  • 1.1.2 Sherry Simon17-18
  • 1.1.3 Barbara Godard18-20
  • 1.2 An overview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20-22
  • 1.3 Studies on Zhu Hong's translation works22-25
  • Chapter Two.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42
  • 2.1 Main terms related with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25-29
  • 2.2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29-35
  • 2.2.1 Gender metapho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29-30
  • 2.2.2 New definition of fidelity30-32
  • 2.2.3 Empha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32-34
  • 2.2.4 Translator's rewriting34-35
  • 2.3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practice35-42
  • 2.3.1 Choice of texts36-37
  • 2.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37-42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A Frolic in the Sno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42-53
  • 3.1 Zhu Hong's A Frolic in the Snow42-44
  • 3.2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Zhu Hong's translation process44-52
  • 3.2.1 Writing project44-48
  • 3.2.2 Translating as rewriting48-49
  • 3.2.3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49-52
  • 3.3 Summary52-53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to Display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A Frolic in the Snow53-65
  • 4.1 supplementing53-57
  • 4.2 omission57-60
  • 4.3 alteration60-64
  • 4.4 summary64-65
  • Conclusion65-67
  • Bibliography67-70
  • Acknowledgements70-71
  • About the Author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江萍;带着镣铐的舞者——透视女性主义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2 穆雷;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1期

3 王建国,贾佳;翻译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创造性叛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郭庆,张媛;将“信”的标准融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耿强;性别政治与翻译的忠实[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兰彩玉;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刘勇;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张筠艇;闽籍女性翻译家群体[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9 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10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琳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陈洁;女性主义翻译及其在中国语境下发展的可行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钱晗颖;中国女性主义翻译中译者性别身份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6年

4 王雪梅;《嬉雪》和《荒山之恋》译本中女性意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胡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2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32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