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职业委婉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9:04
本文关键词:汉语职业委婉语研究
【摘要】:首先,本文厘定了委婉语的概念和职业委婉语的概念,并从婉指对象角度把职业委婉语分为如下几类:一、表示奴仆的职业委婉语;二、表示歌姬的职业委婉语;三、表示贩夫走卒、渔夫农民、乞丐等的职业委婉语;四、表示僧侣、道士的职业委婉语;五、表示太监的职业委婉语;六、表示保姆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委婉语。同时,结合委婉语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委婉语的特点、使用成因、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探析。其次,因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职业委婉语的产生、发展、应用背后无不体现着汉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蕴含着汉民族独特的思想文化观念。因此,本文在对职业委婉语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观念进行了相应阐释,以期能够更好地阐释职业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当然,思想文化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些思想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职业委婉语的现代用法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也给予了简要描述和评价。
【关键词】:委婉语 职业委婉语 思想文化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7
- 0.1 论文选题理由及价值7-8
- 0.1.1 选题理由7
- 0.1.2 选题价值7-8
- 0.2 研究对象8-10
- 0.3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5
- 0.3.1 研究现状10-14
- 0.3.2 研究趋势14-15
- 0.4 论基础15
- 0.4.1 语言学理论15
- 0.4.2 文化语言学理论15
- 0.4.3 认知语言学理论15
- 0.5 研究方法15-16
- 0.5.1 归纳法15-16
- 0.5.2 文化背景考察法16
- 0.5.3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16
- 0.5.4 文献综述法16
- 0.6 语料来源16-17
- 第一章 汉语职业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17-35
- 1.1 委婉语的定义17-23
- 1.1.1 委婉辞格与委婉修辞17-18
- 1.1.2 委婉语18-20
- 1.1.3 委婉语的定义20-23
- 1.2 职业委婉语的定义23-24
- 1.3 职业委婉语的分类24-31
- 1.3.1 语义角度分类24-28
- 1.3.2 婉指对象角度分类28-30
- 1.3.3 构成方式角度分类30-31
- 1.4 职业委婉语的特点31-35
- 1.4.1 模糊性31-32
- 1.4.2 时代性32-33
- 1.4.3 民族性33
- 1.4.4 群体差异性33-34
- 1.4.5 非典型性34
- 1.4.6 伴生性34
- 1.4.7 地域性34-35
- 第二章 汉语职业委婉语使用成因及社会功能35-45
- 2.1 职业委婉语的使用成因35-42
- 2.1.1 社会现实原因35
- 2.1.2 社会心理原因35-40
- 2.1.3 社会文化原因40
- 2.1.4 语言学原因40-42
- 2.2 职业委婉语的社会功能42-45
- 2.2.1 礼貌功能43
- 2.2.2 美化功能43
- 2.2.3 掩饰功能43-44
- 2.2.4 自我保护功能44
- 2.2.5 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44
- 2.2.6 维护职业相对平等的功能44-45
- 第三章 典型职业委婉语与思想文化观念45-69
- 3.1 典型古代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45-65
- 3.1.1 奴仆类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46-52
- 3.1.2 歌姬类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52-54
- 3.1.3 贩夫走卒、渔夫农民、乞丐类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54-59
- 3.1.4 僧侣、道士类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59-62
- 3.1.5 太监类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62-65
- 3.2 典型现代职业委婉语所蕴含的现代思想文化观念65-66
- 3.3 职业委婉语文化意蕴的发展演化66-69
- 3.3.1 由等级秩序观念转化为人人平等的新思想66-67
- 3.3.2 由男尊女卑的思想转化为男女平等的思想67
- 3.3.3 由职业提升转变为职业美化67-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阿林;;英汉职业委婉语及相关文化心理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2 李卫航;英汉委婉语的社会文化透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郭伏良;白云霜;;现代汉语职业名称委婉语的分类和语用功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朱月娥;周静;;论委婉语的语境顺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周湘东;英汉委婉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束定吾;现代汉语中的委婉用语[J];汉语学习;1989年02期
7 杨瑞艳;;英语职业委婉语的构成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2期
8 王文忠;委婉语信息及其语境解读[J];外语学刊;2000年01期
9 任季萍;浅谈委婉语[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焦杰;唐代的姬妾及其社会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锦芬;汉语职业称谓语中的新词语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1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1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