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1:49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北朝 汉语 语音规范 规范理论


【摘要】:“规范”是一种标准。“规范”一词,据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晋初期,但中国古代先民并不缺乏“规范”观念。古代语言规范作为人们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规范,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古代汉语语音规范在字音的规范以及国家标准语的选择及推广等问题上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研究应引起重视。本研究以“南北朝”为时代背景,以南北朝社会外部环境与字音规范实践两大方面为研究对象,前者主要考察影响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社会文化因素,后者主要以颜之推《颜氏家训》、顾野王《玉篇》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为实践范例,最后得出古代语音规范的确实存在的重要结论,再者,结合语音规范的理论,探讨了南北朝汉民族语共同语。本研究有两个特色之处,一为将规范理论与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研究结合起来,既给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提供了历史经验,又为中古汉语通语音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的角度。二为运用了文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此方法由鲁国尧先生提倡并发起,对研究汉语语音规范史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南北朝 汉语 语音规范 规范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4
  • 第一节 概说:规范、语言规范与语音规范9-16
  • 一、规范概说9-14
  • 二、语言规范概说14-15
  • 三、语音规范概说15-16
  •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存在依据、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16-21
  • 一、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存在依据16-19
  • 二、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研究对象19
  • 三、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研究现状19-21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意义和方法21-24
  • 一、研究对象21-22
  • 二、研究意义22
  • 三、研究方法22-24
  • 第二章 南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24-39
  • 第一节 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24-32
  • 一、北朝社会文化对汉语语音规范的影响24-31
  • 二、汉语语音规范对北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义31-32
  • 第二节 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32-39
  • 一、南朝社会文化对汉语语音规范的影响32-37
  • 二、汉语语音规范对南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意义37-39
  • 第三章 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个案研究39-81
  • 第一节 颜之推语音规范意识与实践39-56
  • 一、颜之推生平及其家族39-41
  • 二、颜之推语音规范思想41-44
  • 三、颜之推语音规范实践44-55
  • 四、颜之推语音规范实践的意义55-56
  • 第二节 顾野王《玉篇》语音规范性质56-68
  • 一、顾野王其人其书及其语音规范意识56-58
  • 二、《玉篇》音系的“普适性”58-65
  • 三、《玉篇》音系的基础方言音65-68
  • 第三节 陆德明《经典释文》语音规范性质68-81
  • 一、《经典释文》内容及版本68
  • 二、陆德明生平及其语音规范意识68-71
  • 三、《经典释文》音系的“普适性”71-81
  • 第四章 从语音规范视角看南北朝汉民族共同语81-99
  • 第一节 从语音规范角度看南朝汉民族共同语82-89
  • 一、以金陵音为基础方言的南朝通语语音具有较高程度上的“普适性”82-84
  • 二、南朝通语以金陵音为标准音,杂合了越、楚、吴等方音84-87
  • 三、南朝通语与旧时洛阳音的差异87-89
  • 第二节 从语音规范角度看北朝汉民族共同语89-93
  • 一、北朝通语以洛阳为基础方言点,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90-91
  • 二、北朝通语以洛阳音为标准音,,杂合了北方少数民族语音91-92
  • 三、北朝通语与旧时洛阳音的差异92-93
  • 第三节 南北朝读书音规范标准的形成及其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影响93-99
  • 一、反映南北朝读书音规范标准的韵书《切韵》的产生93-96
  • 二、《切韵》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影响96-99
  • 第五章 关于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几点认识99-104
  • 一、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成就99-101
  • 二、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不足和教训101-104
  • 附录104-108
  • 参考文献108-118
  • 致谢118-12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国尧;通泰方言研究史脞述[J];方言;2001年04期

2 黄小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小克;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语言文字规范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刘凌;;《辞海》第六版审音情况概述——兼谈辞书对普通话语音规范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J];辞书研究;2013年01期

5 于德源;;魏晋北朝时期幽州人口的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6 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J];河北学刊;1988年04期

7 贾小军;刘永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诸层次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祝注先;鲜卑族陆法言和他的《切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宋玉华;;普通话语音规范的不和谐音——习惯性误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滕丽;;电视媒体语言中违背语音规范现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至群;隋唐宋语音规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茂荣;论语言文字规范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慧贤;《玉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培涛;汉语规范模式论析[D];西北大学;2005年

5 昂六寿;汉魏晋南北朝语音规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邓琴;先秦汉语语音规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2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12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