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了O了”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1:27
本文关键词:“V了O了”构式研究
【摘要】:“v了。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结构之一,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我们称其为构式。本文在对该构式的构件和分类研究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构式义的形成、话语功能以及主观性问题。最后我们把“v了。了”构式与其相近构式“v了o”构式、“vO了”构式作了分析和比较,以求对“v了。了”构式有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 本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 绪论部分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V了o了”构式。首先明确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接着简单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以及关于“了”的研究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创新之处。 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 第二章从“v了。了”构式的解释和描写入手,把该“v了。了”构式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动词词尾“了”、句尾“了”、“V”和“O”。其中,动词词尾“了”和句尾“了”是构式常项,“v”和“O”是构式变项。接着我们详细论述了动词词尾“了”和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和话语功能;对能进入该构式的构式变项“v”和“o”的词类和性质进行了考察。最后讨论了“v了。了”构式的句法功能:“v了。了”构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表示说话者的语气、主观倾向和判断。 第三章主要讨论“v了o了”构式的分类问题。根据“v了。了”构式内部的句法、语义、语用上的不同,把该构式分为典型“v了。了”构式和非典型“v了o了”构式。并且详细介绍了非典型性“v了。了”构式的两种特殊形式:以人称代词作宾语的“v了。了”构式和离合式“v了。了”构式。 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v了。了”构式义的形成问题。“v了。了”构式具有四重意义:(1)动作或者状态的完成;(2)事态有了变化;(3)现时相关义;(4)主观判断义。本章侧重分析和考察“v了。了”构式主观判断义的形成。我们认为,“v了o了”构式的主观义很大程度上是句尾“了”赋予的。我们还认为,“v了o了”构式在句子中的语用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述题,传达说话人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另一个是突出焦点,表达说话人对人或事的主观判断或推测。 第五章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角度讨论了“V了O了”构式的主观性。分析和考察了影响该构式主观性因素,如动词的“体”、动宾短语的感情色彩、语境里的情态副词等。得出的结论是,“V了O了”构式是一个主观量度很高的构式结构。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V了。了”构式与其相近构式“v了O”、“v o了”在句法位置、语义特征之间的差异,接着着重讨论了三者的主观性差异,最后,从本文的研究对象出发,分析动态动词“了,”的自由隐现现象。我们认为,“v了。了”构式是一个主观化程度很高的构式,而且动词和宾语之间概念整合的层级性越高,“V了。了”构式的“熟语化”程度就越强,主观化程度也越高。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V了O了”是一个主观性程度很高的构式。
【关键词】:“V了O了”构式 构式义 主观性 熟语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致谢3-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11-12
- 1.1.1 研究对象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2-19
- 1.2.1 构式语法理论12-15
- 1.2.2 关于“了”的研究15-17
- 1.2.3 关于“v+了+o”格式的来源17-18
- 1.2.4 关于“v了o了”格式的来源及发展趋势18-19
-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9-20
- 1.3.1 理论19
- 1.3.2 方法19-20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20
- 1.5 语料来源20-21
- 第二章 “v了o了”构式的构件分析21-29
- 2.1 构式常项“了”21-23
- 2.1.1 动词词尾“了_1”的语法意义及话语功能21-22
- 2.1.2 句尾“了_2”的语法意义及话语功能22-23
- 2.2 构式变项“V”和“O”23-28
- 2.2.1 构式变项“V”23-27
- 2.2.2 构式变项“O”27-28
- 2.3 构式“v了O了”的句法功能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v了o了”构式的分类29-31
- 3.1 典型性“v了O了”构式29
- 3.2 非典型“v了o了”构式29-31
- 3.2.1 以人称代词作宾语的“v了o了”构式29-30
- 3.2.2 关于离合式“v了o了”构式30-31
- 3.3 本章小结31
- 第四章 “v了o了”的构式义的形成和语用功能31-35
- 4.1 “V了O了”的构式义的形成31-33
- 4.1.1 “v了o了”的构式义31-32
- 4.1.2 “v了o了”构式主观义的形成32-33
- 4.2 “v了o了”的构式的语用功能33-35
- 4.2.1 “v了o了”构式的述题作用33-34
- 4.2.2 “v了o了”构式的焦点突出功能34-35
- 4.3 本章小结35
- 第五章 “v了o了”构式的主观性35-37
- 5.1 “v了o了”构式的主观性35-37
- 5.3 本章小结37
- 第六章 “v了o了”构式与其相近句式的比较37-46
- 6.1 句法、语义差异37-40
- 6.1.1 句法位置37-39
- 6.1.2 语义特征差异39-40
- 6.2 主观性差异40-41
- 6.3 关于“v了o了”构式的一些思考41-45
- 6.3.1 “v了o了”构式中“了,”的自由隐现问题41
- 6.3.2 熟语化“v了o了”构式41-44
- 6.3.3 熟语化“v了o了”构式的主观性分析44-45
- 6.4 本章小结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香兰;;认知语言学构式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3 梅祖麟;;明代宁波话的“来”字和现代汉语的“了”字[J];方言;1981年01期
4 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5 李青;;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力维;;现代汉语“了”构式认知学诠释[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陈前瑞;韦娜;;语序接触与北京话双“了”句的历时波动[J];汉藏语学报;2013年00期
8 王婷婷;;从构式语法角度探讨“V了个VP”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S6期
9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10 金立鑫;;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014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1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