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6 11:37

  本文关键词: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 修辞 词类活用 生成性 递归性


【摘要】:自古至今,语法与修辞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本文在分别介绍了古汉语词类活用、语法和修辞定义的基础上,就语法和修辞共同具有的生成性特点和递归性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同时通过分析词类活用句子的语法结构来探讨其与修辞的关系。
【作者单位】: 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关键词】语法 修辞 词类活用 生成性 递归性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引言在我们所学习过的与古汉语有关的内容中,有很多特殊现象出现,如特殊句式(“被”字句、倒装句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还有古今异义等现象。本文选择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来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词类活用的例子,整理发现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煜;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0期

2 高守纲;关于词类活用问题的再认识[J];古汉语研究;1991年04期

3 李索;词类活用的修辞意义[J];思维与智慧;1994年01期

4 张劲秋;“词类活用”说之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夏中易;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麻彩霞;;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比较[J];汉字文化;2008年01期

7 赵宗乙;古汉语“词类活用”说献疑[J];北方论丛;1995年05期

8 蔡振雄;试析“词类活用”的不科学性[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9 陈年高;传统分析法与古汉语“词类活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李淑霞;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生成机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立志;白聪;;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丽;;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体词谓词化的认知解释[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苏华;;浅谈日语的汉语汉字词与古汉语词汇的一致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继华;;走进文言世界 感悟传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朱丽芬;;无限风光在“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发现创造能力的个案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刘敏;张旗;;《左传》语法现象例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继华;;走进文言世界 感悟传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莫彭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超凡;;从古文文体分析角度看其英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师为公;;《四书》与训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2 桂燕萍;让成语在课堂中大放异彩[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3 施克兵;文言文复习从重视课文开始[N];朔州日报;2008年

4 泗阳县桃州中学 夏仰通;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江西省大余中学 金小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求疵[N];南方周末;2005年

6 ;高考文言文复习“七要”[N];陕西科技报;2004年

7 魏薇;文言实词[N];天津日报;2004年

8 十七中学 魏薇;文言文翻译[N];天津日报;2004年

9 甘谷县大石学区 汪进义;浅谈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N];天水日报;2010年

10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李艳举;积累是高中生学好文言文关键[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D];山东大学;2008年

2 冯秋香;基于数据库语义学的古汉语句法语义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媛媛;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柏寒夕(Michael Bauer);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寒冬;论韦昭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6 王娇;韩愈散文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艳娇;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2 曲文蕾;《吕氏春秋》词类活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丽;词类活用的多视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谷瑞娟;《孟子》词类活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文海;汉越词类活用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佳;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勇;现代汉语名、形、动词类活用情况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俊;《孟子》《韩非子》三类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陈玉梅;包山、郭店楚简中的几种语法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2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42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