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9:51

  本文关键词: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没有比X更Y的(了)” 构式 主观性 主观量


【摘要】:“没有比X更Y的(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结构之一,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本文称之为“构式”。本文在对该构式构件、主观量和主观性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该构式的形成过程与构式义的整合,并且对该构式和与其意义相似的构式“Y得不能再Y”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构式。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比X更Y的(了)”,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述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没有比X更Y的(了)”的构式义和该构式所表达的主观性和主观量。第二章从共时层面对“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各组成部分、句法功能进行描写和分析,揭示“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语义表达特点。第三章对“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进行详细描写和解释。首先分析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主观性的表现,主要从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分析构式的主观性;同时分析其主观性和主观量的表现形式。“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作为一个表示主观大量的结构,不仅表现主观评价的客观量级,还显示主观评价自身的量级。第四章讨论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形成过程及其产生的机制。第五章对构件中同样含有否定词的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和“Y得不能再Y”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二者的共性和差异。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没有比X更Y的(了)” 构式 主观性 主观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选题目的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1-16
  •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16-17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17
  • 1.5 语料来源17-18
  • 第二章“没有比X更Y的(了)”的构件分析18-33
  • 2.1 构件“没有”18-19
  • 2.1.1“没有”的词性考察18-19
  • 2.1.2 构式中“没有”的词性限定19
  • 2.2 构件“比”19-20
  • 2.3 构件“更”20-24
  • 2.3.1“更”的词性及词义20-21
  • 2.3.2“更”的句法分析21-23
  • 2.3.3“更”的语用预设义23-24
  • 2.4 构件中的变量X和Y24-30
  • 2.4.1 变量X24-27
  • 2.4.2 变量Y27-28
  • 2.4.3 隐现变量X128-29
  • 2.4.4 变量X和Y的内在关联29-30
  • 2.5 构件“的(了)”30-31
  • 2.6 小结31-33
  • 第三章“没有比X更Y的(了)”的主观性和主观量33-48
  • 3.1“没有比X更Y的(了)”的主观性33-36
  • 3.1.1 说话人的视角34-35
  • 3.1.2 说话人的情感35-36
  • 3.1.3 说话人的认识36
  • 3.2“没有比X更Y的(了)”主观性的表现形式36-40
  • 3.2.1 否定比较的主观性36-37
  • 3.2.2 程度副词“更”的主观性37-39
  • 3.2.3 构式变项Y的主观性39-40
  • 3.2.4 其他因素40
  • 3.3“没有比X更Y的(了)”主观量的表现形式40-46
  • 3.3.1 程度副词“更”的主观量42-43
  • 3.3.2 构式变量Y表达的主观量43-44
  • 3.3.3 句末语气词“了”表达的主观量44-45
  • 3.3.4 构式表达的主观量45-46
  • 3.4 小结46-48
  • 第四章“没有比X更Y的(了)”的理据性解析48-59
  • 4.1“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形成48-53
  • 4.1.1 第一层次——“(没)有”句49-51
  • 4.1.2 第二层次——比较句51-53
  • 4.2“没有比X更Y的(了)”产生机制考察53-56
  • 4.2.1 类推作用53-54
  • 4.2.2 概念整合54-56
  • 4.3“没有比X更Y的(了)”的理据性56-58
  • 4.4 小结58-59
  • 第五章 与相关构式“Y得不能再Y”的对比分析59-73
  • 5.1 句法方面59-67
  • 5.1.1 对Y的选择59-63
  • 5.1.2 构式整体的句法功能63-67
  • 5.2 语义方面67-70
  • 5.2.1“没有比X更Y的(了)”的语义分析67-68
  • 5.2.2“Y得不能再Y”的语义分析68-70
  • 5.3 语用方面70-72
  • 5.3.1“没有比X更Y的(了)”的语用分析70-71
  • 5.3.2“Y得不能再Y”的语用分析71-72
  • 5.4 小结72-73
  • 第六章 结语73-75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73-74
  • 6.2 可能的创新点74
  • 6.3 存在的问题74-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丹;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透视语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谢仁友;;“X不比Y·Z”三种语义类型的历史来源[J];古汉语研究;2006年04期

3 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4 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5 夏群;;汉语比较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9年02期

6 何元建;;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句法结构[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7 肖奚强;相对程度副词句法语义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刘焱;“比”字句对比较项选择的语义认知基础[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邢福义;;否定形式和语境对否定度量的规约[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10 张谊生;;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1048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48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