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篇语义模糊性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8:54
本文关键词:英汉诗篇语义模糊性对比研究
【摘要】:诗歌是最主要、最复杂的文学体裁之一,其语言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语义的模糊性质是各民族语言的普遍性的、本质性的特征之一,其对诗歌语言必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往的诗歌多侧重于文学或美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尤其是从语义模糊性这一角度对英汉诗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探索。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学者就初步探索了语言的模糊性。后来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认识和研究语言的模糊性问题。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首次提出“模糊集”理论,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由此,各派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诗歌语言中充满了语义模糊,正是借助这些模糊语言,诗歌才能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的主观情感。 本研究以模糊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模糊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研究成果,选取一定量英汉诗篇作为语料进行分类归纳、逐一分析对比。之所以选择语义模糊作为对比的内容,是因为语义模糊是诗歌语言最普遍的特征,也最具有欣赏价值,同时本文也试图结合当时历史文化背景和诗人个人创作特色,来研究语义模糊对诗歌语言表达和抒情的独特作用。 本研究将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的语义模糊性在英汉诗歌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2.英汉诗歌语言在语义模糊性的应用上有何异同? 3.语义模糊性是如何影响英汉诗歌的? 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英汉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情况,目的是探索英汉诗歌语义模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研究成果表明: 1.英汉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情况大量存在,并表现在各个层面上,例如在词语构造、修辞手法、诗歌语言本身的多义性等方面都造成了语义模糊。 2.英汉诗歌语言在语义模糊性的运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两种模糊语言都相似的用词方法,其语义的模糊性都拥有不确定性、整体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另外,英汉诗歌语言的语义模糊性都有助于高效地传达信息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作用。 3.英汉诗歌语言的语义模糊也存在着鲜明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语言构成和诗歌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其根源就是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英汉诗篇 语义模糊 对比研究 认知语言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2
-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12-13
- 1.3 Research Questions13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Research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9
- 2.1 Studies on Language Fuzziness15-26
- 2.1.1 Previous Studies of Language Fuzziness Abroad15-23
- 2.1.2 Previous Studies of Language Fuzziness At Home23-26
- 2.2 Studies on Poetic Language26-29
- 2.2.1 Previous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at Home26-27
- 2.2.2 Previous Study of English Poetry Abroad27-2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9-34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uzziness29-30
- 3.2 The Development of Fuzzy Theory30-34
- 3.2.1 The Origin of Fuzzy Theory: Fuzzy Sets Theory30-31
- 3.2.2 Several Schools of Fuzzy Theory31-34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4-36
- 4.1 Research Methods34
- 4.2 Data Collection34-36
- Chapter Five Contrastive Study and Analysis36-58
- 5.1 The Semantic Fuzzi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ic Discourses36-51
- 5.1.1 The Semantic Fuzziness in Word Structure36-42
- 5.1.2 The Semantic Fuzziness in Rhetorical Devices42-48
- 5.1.3 Semantic Ambiguity of Poetic language48-51
- 5.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Semantic Fuzz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ic Discourses51-57
- 5.2.1 Similarities52-55
- 5.2.2 Differences55-57
- 5.3 A Summary of Semantic Fuzzi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ic Discourse57-58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8-61
- 6.1 Major Findings58-60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60-61
- References61-64
- Appendix One64-66
- Appendix Two66-68
- 导师简介68-69
- 作者简介69-70
- Acknowledgements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绪可望;;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卓振英;诗歌的模糊性及翻译的标准和方法[J];福建外语;1997年03期
4 赵明炜,毛卓亮;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徐章宏;何自然;;模糊限制语的“去模糊化”功能探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7期
6 陈国屏;诗歌语言的明晰性和模糊性[J];求是学刊;1993年04期
7 李瑞;;合成空间理论对外交模糊语言的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8 朱景梅;;英语会话中模糊语使用的性别差异[J];外语教育;2008年00期
9 吴国华,彭文钊;也谈模糊语言学的几个问题——兼评伍铁平著《模糊语言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5期
10 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修辞学习;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1047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4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