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与翻译学:创始人与倡导者——谢天振教授访谈录
本文关键词:译介学与翻译学:创始人与倡导者——谢天振教授访谈录
【摘要】:本文是对著名学者谢天振教授的访谈,话题涉及译介学及翻译学学科建设多个方面。谢教授期待时代语境的新变化能够促使中国翻译研究取得新突破,他主张:学科建设不能搞"大跃进",学术研究需要积极营造自由论争的学术氛围,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三大意识:即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创新意识。谢教授还非常坦率地谈及其两大学术研究的遗憾:一是其"翻译文学史"类著作未能真正达到其提出的"翻译文学史"的理想设想;二在传播中国学术包括其自己的学术成果向外"走向世界"方面做得很不够。这也深含谢教授对年轻学者的殷殷期盼与嘱托,期望学界很好加以弥补。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关键词】: 谢天振 译介学 翻译学 比较文学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谢天振教授为享誉国内外著名比较文学专家,翻译学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奠基者,译介学创始人,国内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归属问题的学者和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谢教授学术视野开阔,治学谨严,唯真是从,在30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很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七一;;论谢天振教授的翻译研究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向远;;译介学及翻译文学研究界的“震天”者——谢天振[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谢天振;;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J];中国翻译;2012年01期
4 谢天振;宋炳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荥;;从翻译市场需求变化的角度探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J];大家;2012年11期
2 罗顺江;王松;;中国文化作品译介的生态学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王娟;;目的论者G銉pferich翻译质量评估理论评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4 张白桦;;大爱无形——翻译理论家谢天振学术个性中的人文情怀[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罗顺江;王松;;从生态位原理看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翻译活动——新时期“东学西渐”翻译活动的生态位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苏艳飞;;译者地位在翻译史中的体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张翠玲;;新时代翻译研究的新转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8 陈宁;;功能理论观下的高校翻译教材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9 王宏;;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再思考[J];上海翻译;2010年02期
10 王富;;外延的互逆——“译介学”概念植入的尴尬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中习;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温年芳;系统中的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夏瑾;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氏夫妇英译《尘埃落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张志云;超文本译本:网络条件下的译本新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天振;;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J];探索与争鸣;1990年06期
2 耿强;;史学观念与翻译文学史写作——兼评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2期
3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4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年01期
5 易林;田雨;;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2005年中国译学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外延的互逆——“译介学”概念植入的尴尬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2期
2 史倩;;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蔡韵韵;;谢天振教授的翻译研究对中国译学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4 童俊;;比较文学与翻译在对话中共同发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费小平;译介学:概念 渊源 对象 批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袁丽梅;;纵横与跨越——张旭新著《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评介[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4期
7 邹涛;译介学的学科理论支点:通变观与重变异性[J];求索;2004年09期
8 ;2009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J];外语界;2009年02期
9 冬心;永真;;新学科学名解释[J];辞书研究;1985年03期
10 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J];中国翻译;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费小平;;“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曾利沙;;论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学理性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武光军;;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与范式体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春兰;李晓燕;;译学“特色派”与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蕤;;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以《翻译之道》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若英;走向文化的双向对话[N];长江日报;2007年
2 许钧;关键在于为翻译正确定位[N];光明日报;2005年
3 姜秋霞;翻译学: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2年
4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李景端;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N];光明日报;2005年
6 李文;设立国家翻译奖 培养职业翻译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陈鸣;操控理论视角观照下当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8)[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尔耶姆·图尔荪;依明·艾合买提翻译创作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2 喻杭;王佐良文化翻译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秋月;《狼图腾》的译介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孔镭;论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成天娥;从旅游资料的翻译论译者主体研究的意义[D];西北大学;2005年
6 彭白良;译介学视野下论《飘》在中国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月宁;论翻译文本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有效性[D];中山大学;2010年
8 周文静;后殖民翻译研究述评[D];四川大学;2007年
9 封虹虹;文本内外的协调员[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赵娟;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62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6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