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古彝文编码字符集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贵州古彝文编码字符集构建
【摘要】:依托彝文古籍文献开展古彝文字符整理和规范研究,建立古彝文编码字符集有很高的要求和极大的工作量。这项工作有助于实现古彝文规范化应用,为古彝文信息技术开发提供基础保障。实现这一构想:需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整理古彝文字符,广泛听取彝文专家建议和意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对搜集的古彝文字符进行甄别、查重、筛选和择定,剔除大量古彝文异体字形,在此基础上规范古彝文的字量、字形、字音和字序,实现计算机技术处理古彝文字符信息的规范化。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古彝文 编码字符集 彝文信息处理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10) 贵州省社科基金课题青年项目(12GZQN27) 贵州省2012年度省市院科技联合基金(黔科合J字LKB[2012]04号)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17
【正文快照】: 1必要性彝族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传统语言文字即古彝文,它是自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符号系统。我国彝文分为古彝文(或传统彝文)和规范彝文两种,彝语分为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和北部6大方言区,主要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5个省区市等民族地区使用。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一;贾湖龟甲刻符考释及其他[J];中原文物;2003年02期
2 丁椿寿;论古彝文与现行规范彝文的使用[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04期
3 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J];考古;1994年01期
4 ;我国八种神秘文字[J];基础教育;2005年06期
5 杨陶如;揭开文字学的千古之谜──记株洲工学院教授刘志一[J];老年人;1995年07期
6 周应新;;彝族社员踊跃献古籍[J];中国民族;1983年07期
7 ;轻松一刻[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03期
8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J];民族文学;2008年07期
9 李敬忠;;大庸古彝文铜镜刍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10 巴胜超;;语际书写与民族文化的互动传播——以古彝文《阿诗玛》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国;王秀旺;;古彝文浅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罗希(吾戈);;古彝文一象形字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3 陈士林;;彝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4 马尔子;;彝文的历史发展和四川规范彝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5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刘志一;;考古发掘出土古夷(彝)文综述(提纲)[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崇先;;《云南昆明西郊彝族生活图谱》述略[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8 陈英;;陈英彝学研究文集[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9 陈好林;;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著述索引(1990—1994)[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10 龙正清;;夜郎古都在可乐——夜郎建都可乐·彝文献见证[A];2008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导 陈保亚;古彝文化探源研究走向深入[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吉洛打则;古彝文破译五千年前虞夏文字[N];凉山日报(汉);2011年
3 阿牛木支;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渊源[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米赢;三星堆博物馆陈列 62个神秘字符是古彝文[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丁阿哥;中国29个省市区发现古彝文[N];凉山日报(汉);2009年
6 张健;古彝文隐藏“彝王屋基”藏宝秘密?[N];西部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田明书;古彝文:人类文字“活化石”[N];四川日报;2001年
8 周芙蓉;传统古彝文有望成功申报国际编码[N];西部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晓夫 凉山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马尔子;震撼,来自古彝文化[N];凉山日报(汉);2009年
10 凉山州社科联;用古彝文明的“火把”照亮世界[N];凉山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文涛;四川规范彝文使用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6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6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