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而”、“而且”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7:30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而”、“而且”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而且 对比 语料库 对外汉语


【摘要】:词语的对比研究一直以来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虽然近几年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日趋增多,但是对某些词语的辨析研究还不够,致使留学生在运用时常发生误用情况,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对中介语语料库的考察发现,留学生混淆误用“而”和“而且”的频率十分高。可是,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不论是本体研究还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都还未对“而”和“而且”进行过全面、细致的辨析研究,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确定“而”和“而且”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中收集一定范围的语料,根据语料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对比两词在语义和语法两方面的异同。然后再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两词混用的偏误用例作为偏误分析的语料,对两词混用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最后从教材、工具书和教师教学三方面分别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这一选题在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为论文研究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第四部分则对本文中所使用的语料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三章为“而”、“而且”的对比分析,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大量语料分析后发现,“而”的语义分布在转折、承接、修饰、并列和递进这五种语法意义中,“而且”的语义仅分布在并列和递进这两种语法意义中。在第二部分,笔者将“而且”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的“而”进行了语法层面的深入分析,发现两词在连接的语言单位类型、连接结构所充当的句法成分类型和搭配使用的词语类型这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第四章为“而”、“而且”混用的偏误分析,这一章笔者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两词的混用偏误进行了分析,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对留学生混用“而”、“而且”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在第二部分,笔者将留学生混用“而”、“而且”的偏误类型分为与语义有关的偏误和与语法有关的偏误两大类,其中与语法有关的偏误又可细分为六类。第五章为对留学生教材、工具书编排及教师教学策略的建议,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笔者对留学生教材和工具书中“而”和“而且”编写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着义项收录不完整、释义过于简单笼统、释义与例句搭配不当等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在第三部分,笔者提出关于“而”和“而且”的教学建议,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从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两方面着手进行改进。第六章为结语,这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及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不仅从语义、语法两方面详细辨析了“而”和“而且,指出了留学生混用“而,,和“而且”的偏误类型,而且还在教材的编写、工具书的编写及教师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而且 对比 语料库 对外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10-12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12-14
  • 1.2.1 关于“而”、“而且”的本体研究12-13
  • 1.2.2 关于“而”、“而且”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3-14
  • 第二章 论文研究设计14-18
  • 2.1 研究对象和范围14
  • 2.2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2.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15
  • 2.4 语料来源和使用说明15-18
  • 第三章 “而”、“而且”的对比分析18-38
  • 3.1 语义层面的辨析18-26
  • 3.1.1 工具书对“而”、“而且”的语义解释18-20
  • 3.1.2 “而”的语义分布20-24
  • 3.1.3 “而且”的语义分布24-26
  • 3.2 语法层面的辨析26-36
  • 3.2.1 “而”和“而且”连接的语言单位类型26-31
  • 3.2.2 “而”和“而且”连接的结构构成的句法成分类型31-33
  • 3.2.3 与“而”和“而且”搭配使用的词语类型33-36
  • 3.3 “而”与“而且”的异同36-38
  • 第四章 “而”、“而且”混用的偏误分析38-44
  • 4.1 留学生混用“而”、“而且”的偏误情况概述38
  • 4.2 留学生混用“而”、“而且”的偏误类型分析38-44
  • 4.2.1 与语义有关的偏误38-39
  • 4.2.2 与语法有关的偏误39-44
  • 第五章 对教材、工具书编排及教师教学策略的考察和建议44-58
  • 5.1 对留学生教材中“而”和“而且”编写情况的考察及建议44-52
  • 5.1.1 对留学生教材编写情况的考察44-49
  • 5.1.2 留学生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49-51
  • 5.1.3 对留学生教材编写的建议51-52
  • 5.2 对留学生工具书中“而”和“而且”编写情况的考察及建议52-56
  • 5.2.1 对留学生工具书编写情况的考察52-54
  • 5.2.2 留学生工具书在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54-55
  • 5.2.3 对留学生工具书编写的建议55-56
  • 5.3 关于“而”和“而且”的教学建议56-58
  • 第六章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凤;对外汉语递进连词辨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6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