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词法研究反思
本文关键词:彝语词法研究反思
【摘要】: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很欠缺。从视角上脱离词法归属于词汇学的传统束缚,这样词法研究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问,词法的研究也会便于深入和前进;从方法上脱离句法分析的做法,从而寻找一个切实符合彝语实际的方法才是彝语词法研究的科学方法,我们认为这个方法主要是Packard的"形类描写法"。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人文学院;黔西北民族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彝语词法研究 理论方法 反思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立项项目“彝语词法的构成和构件研究”(13QN024)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12JZD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17
【正文快照】: 彝语词法的研究在整个彝语研究界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但一直处于比较弱势和不成系统的状态。本文对彝语词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不一定成熟,但还是希望对致力于彝语词法研究的学者朋友有所帮助。一、历史回顾国外对彝语的研究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一时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J.L.Packard ,杨亦鸣 ,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2 潘悟云;;面向经验科学的第三代音韵学[J];语言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敏;;“算了”的话语功能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彭家法;;合并次序和附加语结构的类型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王洁;;试论新词的可接受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李二占,张文鹏;语言符号任意性与非任意性研究两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毛向樱;;“所有”的词汇化过程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易新兰;;浅析直接成分分析法[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振红;;“好看”的词汇化及其词义发展[J];才智;2010年06期
8 王欣春;袁颖;;论霍凯特的语言学观点及影响——关于向心离心结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周平;;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文正;;“是”的词性归属[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竹屏;;普通话水平测试在语言测试中的共性与个性[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邱立坤;张晓巧;毛宁;;现代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词典的构建[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邱立坤;邵艳秋;;语义词典归类不当现象自动发现[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曾小兵;邱丽娜;张普;张志平;杨尔弘;;语言监测中词语构造能力的分析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正莹;汉语中“V成”构式的描写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6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7 马聪丽;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贝思思;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莎;身体复合词的语义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10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J.L.Packard,左岩;《汉语构词的新研究:现代和古代汉语的词法、音系和词汇》评介[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3 潘悟云;;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J];民族语文;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学良;;试析彝语语法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语文;1989年01期
2 拉玛兹PS;;试论彝语次高调产生的原因[J];民族语文;1991年05期
3 吴光范;彝语地名学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普忠良;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J];民族语文;2003年01期
5 朱文旭,张静;彝语被动句式研究[J];语言研究;2004年03期
6 沙马日体;马锦卫;曲比阿果;;凉山彝语应用与实效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4期
7 朱文旭;;彝语支民族历史文化探源[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张雅音;郭晶萍;沐华;;峨山彝语的语言通解度调查报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9 朱文旭;;彝语部分辅音特殊演化[J];语言研究;2010年04期
10 王成平;;彝语元音松紧对立的声学参数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阿比洛米;;彝语教学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2 孔祥卿;;彝语“哎哺”与汉语“阴阳”[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蓓;;彝语中清浊塞音对声调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朱元富;;武定县彝族语言文字濒危趋势和对策研究[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程宗萍 张琴;用彝语文传递党的声音[N];凉山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晓夫 蔡晓华 龙明云;规范中的彝族口语[N];凉山日报(汉);2007年
3 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沙马拉毅;彝文规范30年,实践与成就[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翟会锋;三官寨彝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马锦卫;彝文起源及其发展考论[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东;云南文山彝语阿扎话调查[D];暨南大学;2011年
2 鲁国贵;峨山彝语宗亲称谓语及其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涵[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义平;白语剑川方言与彝语凉山方言四音格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胡宏伟;盐源彝语元音声学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镜;昭觉县新城镇彝汉语言接触情况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杰觉伊泓;彝语声调声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黄静;英语和彝语词汇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8 郭丽;彝语支民族“洪水神话”解读[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杨家丽;石林县彝族撒尼学生的母语(彝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玲;汉、彝语语音系统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70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7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