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XX族词汇”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视角下“XX族词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XX族词汇 模因论 传播方式 XX族词汇特点
【摘要】:2009年11月,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则关于毕业生的报道。他们居住环境恶劣,但仍旧为了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则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并把这些人称之为“蚁族”,因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奋斗精神与蚂蚁极为相似。随着“蚁族”的出现以及壮大,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归为某个族群,其中包括耳熟能详的啃老族,丁克族,月光族,裸婚族,飞特族等等。“xx族”词语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同时也是对语言与文化发展的阐释。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一项研究文化进化的新理论。作为模因论的中心术语,模因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的许多学者对模因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国内,模因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于1999年在《文化秃鹫》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并且详细介绍了布莱克.摩尔《模因机器》的内容,从而推进了模因论在国内的发展。在模因论的理论框架下,本文对搜集的401个XX族词汇进行了整理,采用了定量及定性分析,对其复制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模因基因型与模因表现型。另外,从模因论的角度,对Xx族词汇的特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分别为多产性,长寿性和保真度。与此同时,本文作者对xX族词汇为何能够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做了详细的解释,主要归为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语言因素和心理因素。虽然此研究有其局限性,但仍希望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Xx族词汇现象和模因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XX族词汇 模因论 传播方式 XX族词汇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11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1-12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1
- 2.1 Researches on Memetics Abroad13-17
- 2.2 Researches on Memetics at Home17-18
- 2.3 Researches on XX-Zu Words18-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33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Meme and Memetics21-22
- 3.2 Relevant Terms about Meme22-23
- 3.2.1 Meme Complexes and Single Memes22
- 3.2.2 Successful Memes and Unsuccessful Memes22-23
- 3.2.3 Beneficial Memes and Harmful Memes23
- 3.3 Life Cycle of Meme23-25
- 3.4 Criteria for Meme Selection25-27
- 3.5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e27-29
- 3.6 Ways of Language Meme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29-33
- Chapter Four Discussion33-71
- 4.1 Ways of XX-Zu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33-59
- 4.1.1 Memetic Genotype33-34
- 4.1.2 Memetic Phenotype34-59
- 4.2 The Features of XX Zu Words as Memes59-65
- 4.2.1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cundity59-62
- 4.2.2 Analysis from the Pespective of Longevity62-63
- 4.2.3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py-fidelity63-65
- 4.3 Th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the Zu Patterns65-71
- 4.3.1 Social factor65-66
- 4.3.2 Language Factors66-69
- 4.3.3 Psychological Factor69-71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1-73
- References73-7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7-78
- Acknowledgements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纯磊;;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谢睿玲;;从模因论的视角解析沉默的文化内涵[J];邢台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周四瑗;陈意德;;从语言模因论看“山寨”现象及其传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吕文静;;模因论与校园流行语[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李晓黎;;模因论的研究状况与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王也;;网络语言的模因论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洁君;;从模因论角度看广告语的创作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刘亮;;论文化的模因论解释[J];知识经济;2011年02期
10 卢松琳;傅福英;;模因论视角下谈文化传承[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二旭;模因论视角下《狼图腾》英译本的归化和异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潇;模因论视角下广告中的习语变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玉;模因论视角下“XX族词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江汝昤;模因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燕;网络语言的模因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谭燕;模因论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韩学化;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D];宁波大学;2011年
8 沙德玉;论模因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央;流行语的模因论阐释[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娜;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分析[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7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