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 历时 共时 认知
【摘要】: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量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职量词上,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作研究对象,从历时、共时和认知的角度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进行多角度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使我们能从更宽泛更多元的角度认识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同时该研究在教学中也有一定的作用。绪论首先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随后介绍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语料来源。绪论部分的介绍使我们对人体器官临时名量词的已有研究成果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章主要是从历时发展的角度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从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产生、发展和普遍使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得出以下结论: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语法化程度低。第二章从共时角度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特点进行阐述,分别从语法特点、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方面论述,通过与专用名量词的比较归纳出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特殊的语法特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前的数词受限制;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大都不能重叠;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数量名”结构中有特殊格式;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能够连用。它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可容性和可附性。此外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还具有多样的修辞功能及特殊的表量效果。第三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认知机制进行解释,主要是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产生和使用运用了“本体隐喻”和“概念隐喻”,通过“容器—内容”和“整体—部分”的认知框架进行转喻。
【关键词】: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 历时 共时 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7
- 第一章 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历时演变17-30
- 一、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产生17-19
- 二、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发展19-24
- 三、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普遍使用24-30
- 第二章 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共时特点30-42
- 一、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语法特点30-34
- (一)前面的数词受限制30-31
- (二)大都不能重叠31
- (三)存在特殊格式31-32
- (四)能够连用32-34
- 二、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语义特征34-37
- (一)可容性34-35
- (二)可附性35-37
- 三、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语用功能37-42
- (一)多样的修辞功能37-39
- (二)特殊的表量效果39-42
- 第三章 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认知解释42-48
- 一、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隐喻解释42-44
- (一)本体隐喻42-43
- (二)概念隐喻43-44
- 二、人体器官类临时名量词的转喻解释44-48
- (一)容器——内容45-46
- (二)整体——部分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54
- 个人简历54-5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焱;龙伟华;;汉泰名量词比较研究——从泰国学生偏误谈起[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康海;陈绂;;汉语和越南语名量词比较研究——兼谈越南学生汉语名量词的学习[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1期
3 张敏;;名量词“道”与“条”的辨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乔会;;《儒林外史》中的名量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蒋颖;;汉藏语名量词起源的类型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晨红;;器官名词作临时名量词的认知分析[J];修辞学习;2007年03期
7 薛巧慧;;《儒林外史》中的名量词与修辞[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敏;;名量词“道”与“条”的辨析[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年03期
9 刘文正;;名量词判定新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钱宝;;名量词是事物存在状态的表达[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茹;;《鼻奈耶》量词研究[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朝华;布依语汉语名量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芍;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氏垂安(PHAN THI THUY AN);汉语和越语名量词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向毅;名量词在唐代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7年
3 童氏河(Dong Thi Ha);汉越借用名量词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郭瑜;长沙方言名量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武月英;汉语和越南语名量词对比研究及汉语名量词教学建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许磊;临时名量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王美玲;汉泰常用名量词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石田田;当代诗歌语言名量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张惠仪;汉泰借用名量词对比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何明航;现代汉语近义名量词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0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7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