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壮语方言“完毕”动词的多向语法化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23 12:30

  本文关键词:壮语方言“完毕”动词的多向语法化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动词形式 多功能性 结果补语 方言点 张均如 时态助词 动态语境 谓语动词 程度副词 全称量词


【摘要】:壮语"完毕"动词具有[+数量、时间]的语义特征,经历了不同的语法化阶段。"完毕"语素的多功能性由不同语境条件触发产生。文章勾画了壮语"完毕"动词的多向语法化模式。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语言系;
【关键词】动词形式;多功能性;结果补语;方言点;张均如;时态助词;动态语境;谓语动词;程度副词;全称量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部壮语语法研究(13BYY144)”的阶段性成果 “香港语言学会学生田野调查计划(2012)”的资助
【分类号】:H218
【正文快照】: 一前言有关侗台语“完毕”动词的语法性质,前人学者有过系统描写,其中对leu4的讨论最为详细:1.台语系统各支言中有“了”(leru4,lim4)可用作“完毕”意思的动词,也可做助词,跟汉语“了”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邪公畹1979);2.壮语的liu4主要用在谓词后表示动作完成的范围,而表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宝伦;;修饰语量化词都对焦点敏感吗?[J];当代语言学;2012年02期

2 李思旭;;全称量化和部分量化的类型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吴福祥;;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4 刘顺;普通名词的时间性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J];语言研究;1981年00期

6 李思旭;;“完全受影响”和“部分受影响”编码方式的类型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大为;《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山东方言结构[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夏年喜;;逻辑学、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论自然语言逻辑的学科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曾海清;;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史国东;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王广成;;语义研究的信息视角——情景语义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周文娟;;《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结构助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陆婷雅;;三国志平话中的把字句和将字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唐瑗彬;孙中会;;试析“把/将”字句在处置义上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标注词类的六大好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苏新春;王惠;卢伟清;秦少康;;语言知识库的内化与细化——完善词义知识库之设想[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文艺;;布依语与汉语量词比较[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裴雨来;吴云芳;;对几种义项区分方法的讨论:以动词擦为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小孴;;试论敦煌书仪的语料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7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8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陈迎娣;;《逆臣录》范围副词研究[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发;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孟洋;《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显丽;《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玉国;《型世言》处置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浩峰;电子文档翻译辅助工具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淑芳;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辅助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泰)PANPRAPA TANPAIBOON;(陈晶晶);壮泰否定句与言语行为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芬;龙岗壮语语音系统特点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3 胡德明;;安徽芜湖清水话中对象完成体标记“得”[J];方言;2008年04期

4 欧阳伟豪;也谈粤语“哂”的量化表现特征[J];方言;1998年01期

5 廖名春;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6 蔡维天;;谈“有人”“有的人”和“有些人”[J];汉语学报;2004年02期

7 李思旭;;“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J];汉语学习;2011年05期

8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9 李思旭;;全称量化和部分量化的类型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鲁曼;;完成体语义与“事件完成”——长沙话完成体语义的跨语言研究[J];现代外语;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旭;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动结式“V单+完”属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莹波;动词在句中作状语用法的特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01期

2 唐宁;;Военная реформа А. Сердюкова[J];俄语学习;2009年01期

3 吴晓莉;;静态动词动态用法机制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翠;;解析领属动词иметь[J];俄语学习;2012年06期

5 王庆丰;;论满语动词的形态变化[J];满语研究;1987年01期

6 江荻;;藏语动词的历史形态研究[J];中国藏学;1991年01期

7 汪守芳;;句子分析三步曲——浅谈句子中动词形式的判断[J];中学英语园地(高三版);2006年Z2期

8 陈闽沪;;英语中动词的形式及用途[J];考试(中考版);2011年04期

9 朱树煜;;动词考点精讲[J];初中生世界;2013年Z7期

10 王忻;体动词与局面动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一立;;浅谈英语分级测试中完形填空题型的动词选项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力;;释义另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 薛勇民;学问应是动词形式的“问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初级中学 潘俊;中考词语应用初探[N];学知报;2011年

3 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 周美莲;英语教学中的学法指导[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2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祖梅;俄语反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娟;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语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段兴臻;施事由字句动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韶君;俄语带-cя动词的功能语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付金平;俄语运动动词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吉美兰;汉韩烹饪动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河斗振;汉韩运动动词事件框架表达的对比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8 邓玲;汉语叙实动词预设触发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龙杰;关于蒙元时期蒙语副动词形式的蒙古式汉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陆薇;毕业论文中动词テ形和连用中止形的使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3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83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