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汉语离合词的多维比较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汉语离合词的多维比较
【摘要】:现代汉语离合词是汉语里特殊的一类。我们分别将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将汉语、英语、德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离合现象在语言中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汉语离合词 汉外对比 普方古对比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语言类型学认为,一个特殊语法现象的存在,一定会在语言系统中与其他语言有着蛛丝马迹的联系,绝不会孤立地存在。国内一些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汉语离合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类语法现象,我们将汉语的离合词与德语的可分离动词、英语的可插入语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出语言的共性特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力量;晁瑞;;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海峰;;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语义特征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赵欢;;试论离合词的性质和成因[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丽慧;万小罗;;离合词“动宾化”的类型与成因[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魏伟;;现代汉语动宾式复合词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5 王燕明;;浅析离合词的产生与发展[J];语文学刊;2010年24期
6 王海峰;姚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亿兵;离合词离合形式的调查统计及其应用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琴;现代汉语述宾式离合词离析形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晓东;中亚留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宁;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长庆;现代汉语不成词语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佑双;以AAB式为主体的双音节“离合动词”重叠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燕明;对外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及教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金美虹;韩国大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情况考察[D];北京大学;2012年
9 郑丽霞;对日本学生的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灵琳;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模式下离合词教学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保平,冯桂华;“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J];语文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铁利;现代汉语离合词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丽;;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2 高书贵;;有关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处理离合词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2期
3 王海峰;王铁利;;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的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以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为例[J];汉字文化;2009年02期
4 贾晶;;近十年来汉外离合词对比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5 何干俊;;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期
6 刘红妮;;“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与来源[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7 钟运伟;;关于留学生“离合词教学”的一些思考[J];语文学刊;2010年19期
8 王海峰;姚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03期
9 贾晶;;英语国家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10 陈慧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错误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鲁斯玛;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柳;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姚篮;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t任,
本文编号:1086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8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