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船”在《三曹文集》中的同义情况研究
本文关键词:“舟”、“船”在《三曹文集》中的同义情况研究
【摘要】:《三曹文集》中,"舟"、"船"、"航"、"艨冲"、"舳舻"等五个词在"水上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内有同义关系。从使用频率和搭配能力方面考察,"舟"、"船"二词为基本范畴词。这两个词存在历史替换关系。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舟 船 同义词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当前声像传媒用字用语不规范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1】D424)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早在上古时期,同义词的辨析就已经散见于一些训诂著作中,但“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方进入真正的发展期。”[1]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并且在近二十年来,义位是否具有相同之处成为了判定两个及以上词语同义关系的标准。正如赵克勤先生所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城;黄高飞;;古籍注疏与《汉语大字典(修订版)释义的疏误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李素琴;先秦同义词“舟、船”辨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杨升南;;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J];殷都学刊;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云云;;近代汉语“脖子语义场”主导词的历时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梅书静;;上古汉语同义词判定与使用的基本特征探究——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名词同义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3 黄晓宁;冯雪冬;;晚唐五代——宋时期“寻”“觅”替换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领;;殷商到战国时期社会发展对基本词汇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何茂活;;从《广韵》看汉语中的同形异义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高钰京;;同义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以《世说新语》中的同义词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7 孙红梅;;《说文解字注》对同义名词的辨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谢永玲;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吴玉芝;;“桨”、“楫”、“棹”的历时替换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马连湘;王玉晶;;“量贩”之来源、含义及结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维慎;;说席地而坐时的无礼行为“箕踞”——兼谈南越王赵佗对于汉使陆贾的箕踞[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让应;;《鼻奈耶》中的“作”——共时描写及其在现代汉语里的位置[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程涛平;;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5 王尚义;;河流廊道与先秦时期都城分布的流域性特征[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传启;敦煌歌辞语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庆冰;《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邢国飞;《文选》诗歌词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楼浙琼;《新编五代史平话》程度副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6 张守艳;朱熹《诗集传》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荣;汉语“建筑”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付君;《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文国;文化学视野下《西京杂记》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晓花;《拾遗记》名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宁;论词义训释[J];辞书研究;1988年01期
2 黄金贵;沈锡荣;;古汉语同义词辨析[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朱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义项的概括性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朱城;;古籍注疏与大型语文字典释义的失误——以《汉语大字典》为例[J];语文研究;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迢澎;;英语动词take与名词的搭配[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李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搭配能力调查[J];考试周刊;2007年42期
3 戴海杨;;对study一词的搭配错误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4 崔冬梅;;have的搭配能力与语义限制条件[J];考试周刊;2010年34期
5 张继华;;你会这样用do吗?[J];英语知识;1994年07期
6 徐世昌;;英语表达中词语搭配错误成因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丁桂红;;英语词汇搭配习得新标准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林少娟;;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8期
9 王运强;英汉语言词汇使用对比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武继红;论写作教学对提高搭配能力的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瑞青;;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搭配问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江桂英;;浅议英语单语词典及积极型双语词典对搭配语的处理[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家余 杨伟鸣 谢慧敏;江淮:持续发展无秘诀[N];湖北日报;2005年
2 黄克、翁醉;简装市场:等待开拓的沃土[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桑粤春(作者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春吉港集团监事局主席);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N];吉林日报;2002年
4 滨州市市区国税局局长 李锋;创建学习型组织“愿景+机制”模式的思考[N];联合日报;2005年
5 合作一小 黎虹 马玉梅;通过识字教学 如何提高藏族儿童的组词 造句能力[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6 华鼎财经 李华;直面海南航空、华源发展和申达股份[N];通信信息报;2001年
7 闻洪;产品更要以人为本[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孟泰 黄歧镇;在学习中走向辉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杨国珍(作者单位 省地税局培训中心);重视“五项修炼” 创建学习型组织[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吴哮声;旅游企业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N];云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洋;在搭配中学习科技英语次专业术语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海晶;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的实证研究及教学启示[D];西南大学;2006年
3 张文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陆军;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搭配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刘鑫;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杨淑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A/An NP1 of NP2”搭配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公雪莲;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虚化动词搭配使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杜雪娟;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搭配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雷立娜;常用双音节形容词与其后置名词搭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江晶波;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名词搭配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9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