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语言政策的实质及对我国语言建设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移民语言政策的实质及对我国语言建设的启示
【摘要】:双语教育和英语唯一运动是美国语言政策的两条主线,通过分析这两条主线来理解美国语言政策的实质,并从中总结对我国语言建设与语言规划的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移民语言政策 实质 启示
【基金】: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跨域流动中的语言问题及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09BYY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
【正文快照】: 在美国历史的不同阶段,移民语言政策虽然有不同的道路和方针,但其始终是遵循而非背离这一基本事实的。二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反对种族歧视和民权运动的兴起,双语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20世纪末,在英语官方化运动的影响下,英语惟一合法的单语主义倾向又重新成为主流。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汝山,鲁艳芳;新加坡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占山;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社会背景的关系[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庆生;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全面启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4期
4 陈纳;;美国双语问题的两派之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洁;;语言经济学在欧洲——与加拿大研究的比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6 张雨兰;;中国视角下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考试周刊;2008年37期
7 刘海涛;;语言规划理论视域下的汉字改革——《改革汉字:革命还是反革命》评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温科秋;;老挝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政策[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9 尹少君;邹长虹;;南非语言政策概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10 许光烈;香港语言政策及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发铙;;调整语言政策刍议[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童小娥;;从各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海涛;;国际语言交流中的社会公正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5 向琼;;语言潜、显理论与语言的预测观[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8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张先亮;郑娟曼;孙海霞;;影响语言规范化的外部因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亚猛;;超越“不可逆转点”还是到达“拐点”?:汉语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姿 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美国语言政策:“容忍”中的同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教育部语信司;语言国情与语言政策研讨会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3 杨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赵沁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5 周炜;西藏语言政策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周庆生;语言和谐思想刍议[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熊彦清邋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赵岚 实习生 刘冰;新加坡:“讲华语,Cool!”[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潮忠;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9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勇;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其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Jeffrey Chen;中国语言政策和城市语言身份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丽华;基于几起语言事件的语言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秦明星;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婷;关于尼日利亚民族国家建构中语言现状与语言政策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郭化龙;印度语言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刘薇;美国语言政策及其对中国向国际推广汉语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富裕鹏;汉语国际传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二建;以色列语言政策及其根源探析[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张可;左右摇摆的语言政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1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0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