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窄化
本文关键词:国内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窄化
【摘要】: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有着自己独立发生与发展的悠久历史,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译论开始在国内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者率先提出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命题,力图打破西方译论的话语霸权。通过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借用,翻译研究矫正了译者个体中心主义的偏颇,提倡重建平等、对话的翻译主体关系,有其积极意义。但主体间性理论的适应范围与翻译研究并不一致,将主体间性引入翻译研究会导致理论的窄化和理想化,其社会学的理论旨趣混淆了翻译行为的真正主体,掩盖了翻译的本质,忽视了翻译的文本目的,对文本这一翻译研究的核心缺乏关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翻译主体间性 翻译本质 翻译行为 文本目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价值论研究”[13XYY001]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研究”[SCWY13-09] 电子科大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YGX2013J145] 四川省社科规划“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项目“英语世界中的唐诗译介与研究”[SCWY15]阶段发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作为有着悠久翻译史的大国,我国的翻译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支谦于一千八百年前汉朝末年撰写的《法句经序》,是至今文本尚存的第一篇翻译理论文章,开启了中国翻译理论之先河。其后如罗新璋先生所总结,“案本——求信——神似——化境”①四个概念相继出现,共同构成我国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景端;;“天书”《尤利西斯》是怎样“名利双收”的[J];编辑学刊;2008年03期
2 金杽;《尤利西斯》原著的韵味何在?——从冯亦代先生的“三十六比”看翻译标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曹明伦;;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兼评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和意大利谚语“翻译即叛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段峰;;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雪彦;;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红;;建构主义翻译研究对读者主体的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李雪彦;;政府认同的二维理论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祖平;程东旺;;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胡象明;鲁萍;;WTO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郭旭东;;岛内语言与大陆语言的差异表现及其对两岸交流的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6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李平;;城市电子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童庆炳;文化诗学的学术空间[J];东南学术;1999年05期
3 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4 刘洪一;文化诗学的理念与追求[J];学术研究;2003年12期
5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6 曹明伦;译者应始终牢记翻译的目的[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7 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8 屠国元,王飞虹;论译者的译材选择与翻译策略取向——利玛窦翻译活动个案研究[J];中国翻译;2005年02期
9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哲;谢利锋;;从传播学角度审视电影片名的翻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康静雯;;对翻译本质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3 葛林;尹铁超;;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J];外语学刊;2010年06期
4 刘云虹;;无处不在的实践探索 无时不在的理论追求——《齐向译道行》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5 朱红红;;关联理论在寓言翻译中的应用和启示[J];科学之友(B版);2009年11期
6 刘传珠;翻译的本质:间接认识,易语表达[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魏耀川;陈岚;;翻译的功能与文化传播[J];南方论刊;2009年08期
8 马s,
本文编号:1105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0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