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约哈尼语反响型动量词来源问题初探
本文关键词:碧约哈尼语反响型动量词来源问题初探
【摘要】:反响型动量词是碧约哈尼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其广泛产生于单音节动词中,语法化程度较低、语义功能单一,句法功能较为丰富。碧约话反响型动量词的产生和发展与语言中的反响型名量词和宾动同形结构有关,两者是促使反响型动量词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其发展的语法化和类推机制。碧约话反响型名量词与动量词的语序分布与语序类型学中名、动量词的"互补分布"模式相符。反响型动量词来源问题的探讨或可为该模式产生的原因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关键词】: 碧约哈尼语 量词 反响型动量词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CX009)”资助
【分类号】:H254
【正文快照】: 反响型量词是量词中起源较早的一类,在量词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藏缅语族语言中,有反响型量词的语言大多只有反响型名量词,反响型动量词没有或者分布较少。因此,过去对反响型量词的研究多集中在名量词的研究上,动量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碧约哈尼语(以下简称“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宇明;;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语文;2000年01期
2 徐丹;傅京起;;量词及其类型学考察[J];语言科学;2011年06期
3 戴庆厦,蒋颖;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辉;现代汉语事件量词的语义和句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林;;再论汉语宾语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饶宏泉;;量词的性质和数量表达的核心——语序类型学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尹蔚;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刘亚男;;略谈“相”的词义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吴璇;;疑问代词“什么”向感叹标记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刘哲;;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史红改;;词尾“化”的来源、意义及“X化”动词语义特征[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郑吉雅;;副词“可是”的历时分布考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成材;;论汉语方言儿尾的表现形式和表意功能[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2 冯建珍;;浅析新“被X”结构中的“被”[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知恩;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8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文思;跨语言视角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6 [k文霞;李,
本文编号:1109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0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