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

发布时间:2017-10-29 05:15

  本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范式 比较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研究方兴未艾,已呈散发之势。然而,其间也不断有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的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相比有哪些不同?生态翻译学向译界提供了哪些"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翻译研究途径相比"异"在何处?"新"在哪里?本文拟针对该议题进行探讨和辨析。比较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研究方法、配套术语、话语体系、翻译伦理等方面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均有不同。文章认为,上述诸项之"异"也可谓生态翻译学"新"之所在。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清华大学;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范式 比较研究
【基金】: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译学流派研究:‘生态翻译学学派’透视”(N0.RP/ESLT06/2009)课题的资助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N0.08BYY007)的一部分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LCSept.2014Vol.11 No.5(General Serial No.61)1引论关于当代译论及其评述研究,多年来没有间断过。除了以不同研究者作为相关研究的背景和基础,大都会例行地在各自著述中对现行的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不同程度的梳理和评述,此外,译论家们也有不少专题的、系统的评述研究。例如,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R&D报告:十年研究十大进展[J];上海翻译;2011年04期

2 谭载喜;翻译学与语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钱冠连;向世界贡献出原本没有的东西——外语研究创新略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1期

4 柯文礼;Semantics and Translation[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年01期

6 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年01期

7 张南峰;走出死胡同 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95年04期

8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9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10 方梦之;;译学术语的演变与创新——兼论翻译研究的走向[J];中国外语;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邦友;谈译入语的可接受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刘晓峰;;从SL-TL语域比较的角度谈翻译中的语域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吴先伍;庄子智慧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付昌玲;从解释学法则看译者身份的转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冯锦;;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对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冯成一;适度异化与文化交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9 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黄艳军;;文学文体的风格翻译解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契机[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睿;会展口译评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金雅慧;《论语》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之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宋宛蓉;关联理论框架下《红楼梦》隐喻翻译的效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蔡雯;目的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远庆;李洁平;;从《雨中的猫》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焦樝;;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栗长江;涉外公证书汉译英[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5 边立红;姚志奋;;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辜鸿铭《论语》翻译[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年04期

7 钱冠连;语言学家不完备现象[J];外语研究;1995年02期

8 方梦之;;我国早期的翻译学——简评蒋翼振的《翻译学通论》(1927年版)[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9 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上海翻译;2008年01期

10 陈志杰;潘华凌;;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J];上海翻译;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延晓;[N];光明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玲;从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管窥人类思维之共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彭小瑜;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否可行?——由刑罚的宽免说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可疑[J];史学月刊;2005年01期

3 张树青;;儒、释、道的科技观比较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朱威;陆沈妙;;明清时期中西插画艺术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2期

5 樊丽丽;;中日崇山理念的比较研究——以泰山和富士山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顾希佳;“银变型”故事的比较研究[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7 鲁运庚,尹明明;工业化时期东西方童工问题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8 张媛;;现代中日民间典型婚礼礼仪比较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9 石国进;鲁本录;;哲学史视域中的真理理论及其比较研究[J];理论月刊;2009年11期

10 顾希佳;中韩“旁■”故事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瑾彦;;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范建荣;;政策移民与自发移民之比较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周学政;;现代化比较的再思考[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小云;郭成;;不同民族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邢占军;;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初步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郭嵘;卢军;吴松涛;;我国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姜秀山;;科技进步速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9 郁鹏;;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廖远涛;;我国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3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雪莲;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德蓉;新老两代家长对幼儿期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艳君;国际慈善立法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刘莎;中韩消费者原产地效应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扬;三大国家级新区发展动力比较研究及启示[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邓雄鹰;中美比较广告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邹琦;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建华;基于科学素养的“醇”主题的教材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米兰;《心灵之罪》与《晚安,妈妈》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1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1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0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