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当代百种曲》看古代戏曲语言的当代传承
发布时间:2017-10-29 14:20
本文关键词:从《中国当代百种曲》看古代戏曲语言的当代传承
【摘要】:戏曲是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诗、乐、舞一体化的综合艺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听众以尽量多的信息,比较大的心灵震撼,就必须运用言少意丰、具有一定魅力的语言。时至今日,中国当代戏曲语言与传统戏曲语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它在文学视角、表达方式、审美意蕴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研究论述的过程中,本文将以《中国当代百种曲》中收录的作品为主要研究例证,将宏观的整体研究与作品的文本细读相结合,探索当代剧本创作中戏曲语言的独特价值及与古代戏曲语言的密切联系。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曲词、宾白和舞台提示语三个部分对戏曲语言的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梳理,以从古到今的经典戏曲作品为例分析戏曲语言从古到今的传承与发展。文中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为第一章,以综述形式对当代戏曲的经典作品语言研究现状进行历时性介绍并介绍本文的写作框架。正文共设三章,即第二至四章。第二章从文学性、雅俗、音乐性等角度具体分析作品中的曲词,和三四章为并列。第三章立足曲白并重、曲白交融、审美功能等方面来分析作品中宾白的传承与创新。第四章以舞台提示的发展、繁简、散文化、完整叙事来叙述当代舞台提示的演变。结语就文中内容总结评价,分析意义,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当代百种曲》 戏曲语言 传承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引言7-11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7
- 二、研究现状综述7-10
-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当代戏曲曲词的接受传统与自觉演变11-25
- 一、戏曲文学性衰微之后的再度回归11-15
- 二、雅化传统继承中的趋俗倾向15-20
- 三、音乐性要求下的曲词形式变化20-25
- 第三章 当代戏曲宾白的传统继承与时代变化25-47
- 一、从忽略宾白到曲白并重25-29
- 二、从曲白各职到曲白交融29-35
- 三、赋予宾白更为丰富的审美功能35-47
- (一)增加宾白的动作性35-38
- (二)强化宾白的个性化色彩38-43
- (三)保留宾白的韵律化美感43-47
- 第四章 当代戏曲剧本舞台提示语的继承与发展47-60
- 一、从科介到舞台提示语47-49
- 二、当代舞台提示语的由简趋繁49-52
- 三、当代舞台提示语的散文化52-56
- 四、完整叙事中的当代舞台提示56-60
- 第五章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后记63-6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蓓蓓;宾白地位的空前提高——读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J];艺术百家;2004年03期
2 苏位东;曲贵口语 化俗为雅——戏曲语言文学性漫谈[J];艺术百家;1992年01期
3 顾仲彝;;论剧本的情节结构(续)[J];戏剧艺术;1978年04期
,本文编号:1113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