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背景留学生汉语“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5:19

  本文关键词:英语背景留学生汉语“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意外”类语气副词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语气副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留学生包括英语背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选取具有“意外”义的一类语气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意外”类语气副词本体研究、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高级不同阶段英语背景留学生进行调查,将收集的语料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偏误分析,考察留学生该类语气副词的习得情况,再针对偏误成因,对相关语言点的教学提出有益建议,给予个案示例。本文共包含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是引言,这一部分首先将“意外”类语气副词进行界定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他们分为以“偏偏”、“竟然”为代表的两个小类。总结了学界相关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意外”类语气副词目前在习得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论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则通过调查测试及其数据统计分析大体了解英语背景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等认知因素和学习策略,了解留学生“意外”类语气副词的实际掌握情况。第三章是对“意外”类语气副词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对偏误语料的整理分析,对留学生习得“意外”类语气副词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的考察。根据调查测试和偏误分析结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归纳总结“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过程中的偏误成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的影响、教学及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第四章是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对“意外”类语气副词的教学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最后,提供教学个案示例,为相关词语的教学提供素材。
【关键词】:“意外”类语气副词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7
  • 1.1 研究对象10
  • 1.2 研究现状10-15
  • 1.2.1 “意外”类语气副词本体研究综述10-14
  • 1.2.2 “意外”类语气副词教学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1.3.1 降低“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难度15
  • 1.3.2 使本体研究更好地服务对外汉语教学15-16
  • 1.4 研究方法16
  • 1.5 语料来源16-17
  • 2 “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情况调查统计17-26
  • 2.1 试题设计17
  • 2.2.1 调查目的17
  • 2.2.2 调查对象17
  • 2.2.3 调查内容17
  • 2.2 “试题一”结果统计17-21
  • 2.2.1 习得人数与习得率17-18
  • 2.2.2 动机与态度18-19
  • 2.2.3 学习策略19-20
  • 2.2.4 教学方式20-21
  • 2.2.5 调查小结及建议21
  • 2.3 “试题二”结果统计21-26
  • 2.3.1 语义理解22-23
  • 2.3.2 语法规则23
  • 2.3.3 词语辨析23-24
  • 2.3.4 造句练习24
  • 2.3.5 调查小结及建议24-26
  • 3 “意外”类语气副词习得偏误分析26-34
  • 3.1 偏误类型26-30
  • 3.1.1 “偏偏”类偏误类型26-28
  • 3.1.2 “竟然”类偏误类型28-30
  • 3.2 偏误成因30-34
  • 3.2.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30-31
  • 3.2.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31
  • 3.2.3 学习策略不当31-32
  • 3.2.4 教材和工具书的编写问题32-34
  • 4 “意外”类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34-40
  • 4.1 教学建议34-36
  • 4.1.1 适当使用公式法34
  • 4.1.2 重视情境教学法34-35
  • 4.1.3 加强偏误预治35-36
  • 4.2 教学个案示例36-40
  • 4.2.1 偏、偏偏36-37
  • 4.2.2 竟、竟然、居然37-40
  • 5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2 石微;;试析“偏”与“偏偏”[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偏”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4 丁雪妮;“偏偏”句中的施动性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陈熹;;试论语气副词“偏偏”的语义、句法、语用[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6 曾毅平;“居然”如此修辞[J];修辞学习;2002年06期

7 焉德才;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偏误预治”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王洁;;“居然”、“竟然”补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胡英;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虚词的偏误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3年01期

10 周利芳;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中的语境利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雪妮;意外义语气副词“幸亏”、“偏偏”、“竟然”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苗浴光;“意外”态语气副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金晶;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副词使用偏误类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3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3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