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语言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摘要】:语言安全,作为文化安全的一部分,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语言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长期闭关锁国导致语言自身免疫力下降,崇洋心理导致盲目追捧他国语言文化;民族交流导致语言同化,商业文化的熏染破坏了语言的纯洁。这些历史、社会以及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汉语的地位不断下降,国家语言安全受到了威胁。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语言安全 非传统安全 语言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YY007)
【分类号】:H102
【正文快照】: 一、历史角度的原因分析(一)长期闭关锁国导致语言自身免疫力下降我国的语言文化一直是保守自足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华文明一直是周边国家学习和效法的模范,汉字文化圈的出现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它曾经影响甚至现在仍然保留在一些国家的文化里,如日本、朝鲜、韩国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海英;戴慧;;全球化趋势下俄罗斯语言政策的调整及动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刘晓波;战菊;;澳大利亚语言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动机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曾宏伟;;幼儿英语教育与国家语言文化安全[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王宁,孙炜;论母语与母语安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意;试析中东国家的非传统安全挑战[J];阿拉伯世界;2005年03期
2 李开盛;庞蕾;;国际非政府组织与非传统安全[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3 方群;周净;徐夫胜;;安徽水资源安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春辉;;论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的民族团结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张晶;;浅析群众文化建设活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6 范明英;孙增超;;“安全困境”概念、成因及其实践超越[J];长白学刊;2006年03期
7 武贤明;;国家安全思想的哲理内涵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张金莱;;有关网络交流中的符号现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袁巍;;市场机制、环境安全与法律制度[J];创新;2011年04期
10 马荣升;;挑战与机遇:东亚一体化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德蜀;;我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德蜀;张爱军;;平安奥运与大安全观[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谭柏平;;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4 刘中民;;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转型——以行为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为视角的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5 于迎丽;;东亚安全:模式的困境与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6 丁江伟;;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创新[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肖兴利;;国家安全观与国际法:发展、挑战与回应[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檀有志;;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探析——以中国政府阻击甲型H1N1流感为例[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洋;建立信任措施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复旦大学;2011年
7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8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殷翔;后冷战时代的美欧安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文剑;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谭z佯,
本文编号:1119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