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主义视角下探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
本文关键词:从科学主义视角下探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
【摘要】: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以科学主义视角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逐渐开始向科学化的方向前进,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的设置。其中所涉及的课程目标制定,所显现出的影响力侧重于实际应用当中。纵观语文教育几百年来的历史,科学主义永远是发展现代语文教育的极大推动力。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主要是根据科学主义思潮进行框架的构建,并由此发展成为具备科学构架的完整学科体系。本文从科学主义视角下探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前言:从广义与狭义的科学主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的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从狭义的科学主义角度上来说,科学知识体制的具备会彰显出更为合理与客观的表象,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拥有着较为特殊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从广义的科学主义角度上来讲,科学知识属于科技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申国昌;李娜;;语文教育改革走向科学化历程的探究——评耿红卫《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2 董菊初;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杨斌;;叶圣陶“为人生”教育思想概论——兼及其视域下的语文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年04期
4 潘庆玉;哲学空场与出场: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反思与当下选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艾清;;简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对语文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影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刘正伟,宋灏江;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辛勤开拓者——顾黄初先生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述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王明建;;语文课程史研究方法论初探——基于对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3年05期
8 曹洪顺;;以历史为依托审视语文教育——读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论稿》[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红梅;;近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论之研究特征[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2 刘红梅;戴洪;;近八年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3 关名朴;;夏N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王鹏伟;语文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04期
5 李静静;;语文课程性质新论[J];语文学刊;2009年24期
6 蔡明;;加强语文教育科学性探索[J];中学语文;2011年10期
7 卢静;;简论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对文学教育的影响[J];文学教育(上);2013年06期
8 刘静波;;语文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语文性质的论争[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源;语文教育的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关名朴;夏N尊语文教育观新探[D];西南大学;2007年
3 丁洪玉;试论语文教育的人类学观察方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邱福明;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颖;语文教学意义生成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龙红霞;夏丐尊爱的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叶晨燕;论叶圣陶语文教材建设的多向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珑;论夏N尊的语文课程思想[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2 张心科;;《红楼梦》在清末民国语文教育中的接受[J];红楼梦学刊;2011年05期
3 李长吉;张文娟;;教科书适合农村:对20世纪初到1949年教科书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6期
4 丁剑鸣;修习语文 兼启智德——喜读毛泽东的《国文教授案》[J];江西教育;1991年10期
5 夏晓虹;;《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潘庆玉;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评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06期
7 陈新,徐菁;对历史与历史研究的思考——约恩·吕森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8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3期
9 徐林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续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10期
10 刘正伟;别求新声于异邦——留学生与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续)[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大圣;百年语文育人功能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坚良;勇于开拓,走出教育改革的新路子——湛江农业机械学校从困境中崛起的道路[J];现代哲学;1991年01期
2 章志洁;;面目一新 内容广泛[J];成人教育;1993年06期
3 黄杰,朱俊玲;未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1999年03期
4 马健生;试论素质教育改革的可行性与可接受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李宝峰;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初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吉莉;《声无哀乐论》与新《音乐课程标准》——嵇康留给音乐教育改革者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5年S1期
7 马雪娟;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J];广西水利水电;2005年S1期
8 李晶,陈健瑛;甘肃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目标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傅振磊,孙季成;对学校体育改革之反思[J];体育师友;2005年05期
10 李璐;;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4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4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