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语”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
本文关键词:“继承语”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继承语 汉语继承语学习者 华文教学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摘要】:语言教学传统上采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与外语这种二元方式来划分教学类型,而近年来兴起的"继承语"理论则认为继承语习得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均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提出继承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三分模式。本文从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华文教学就是汉语继承语教学,狭义的华文教学具有既不等同于汉语第一语言教学也不等同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提出针对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汉语二语发展中的变异研究”(14BYY088)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海外汉语学习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已达5000多万(许琳,2013)。在日益扩大的海外汉语学习者群体中既包括数量庞大的非华裔学习者,也包括数量同样众多的华裔学习者。近几十年来,针对非华裔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一直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刘峰;;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模式与性质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2 许肇琳;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看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和发展[J];八桂侨史;1993年02期
3 张胜林;华文教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与学科特性初探[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蔡振翔;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5 ;传承中华传统:在美国大陆和夏威夷的中文学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6 李宇明;;海外华语教学漫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宗世海;;简论海外华文教学的质量及其控制——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8 班_(;;论母语与“半母语”[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贾益民;华文教育学学科建设刍议——再论华文教育学是一门科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10 丘进;;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异同[J];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振翔;东北亚华侨教育特色及其发展趋势[J];八桂侨史;1998年04期
2 蔡丽;关于当前国内华文教育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八桂侨刊;2001年01期
3 李嘉郁;浅谈文化实践活动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侨刊;2003年04期
4 李嘉郁;近20年华文教育形势浅析[J];八桂侨刊;2005年04期
5 孟庆梓;;近30年来中国学界新加坡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综述[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6 李贤军;;关于华文教育特殊性的若干问题[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蒋璐阳;;浅析新加坡差异教学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8 甘智林;;论当前印度尼西亚高中华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惠;余桂林;;汉语基础教材的字频统计与跨区域比较——兼论全球华语区划与汉字教育问题[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10 熊玉珍;;教育传播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嘉郁;;华文教育研究现状简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尹叶;;“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的异同[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曲凡;;海外汉语教学与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异同[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4 袁若曦;;如何整合海外华文教育资源[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冯忠芳(KIATTISAK SAE FONG);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历时考察与标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汉卫;华语阅读测试论[D];暨南大学;2008年
7 祝晓宏;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陈琪;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陈迎雪;隔离、融合与多元——美国华人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晓青;新加坡大学先修班与中国高级中学华/语文教育教学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茜茜;海外华裔儿童网络汉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郝琳琳;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曹慧覃;泰国清迈市市政府小学华文教育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许琨;新加坡“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华文教材浅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郭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茜;第二语言为汉语的汉字学习的遗忘进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维维;华校校长领导风格、职业倦怠、文化焦虑现状以及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武在争;从排斥、隔离到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振翔;;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陈寅恪[J];安徽史学;1993年01期
2 蔡振翔;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问题[J];八桂侨史;1994年04期
3 陈颖;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改革[J];八桂侨史;1997年03期
4 黄秋;;正式环境与非正式环境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语言学动态;1979年02期
5 蒋严;;乔姆斯基论语言与知识[J];国外语言学;1989年02期
6 赵守辉;;语言规划国际研究新进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7 周聿峨;新加坡华语教育面临的难题[J];东南亚研究;2001年03期
8 李敏;论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热潮与地方大学的作为——基于福建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李奇瑞,余绍霞;菲律宾华文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岳蓉;法律规范与社会信任——华人族群融入泰国主流社会的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明菊;华裔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朱黎航;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杨慧玲;;明清时期西方人汉语学习史的开篇之作——评《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4 ;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通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5 彭恒利;;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J];中国考试;2005年10期
6 李宇明;;明了各国国情,顺利传播汉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7 陈晓桦;;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8 张晓萍;;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差及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9 吴应辉;杨吉春;;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4期
10 王悦欣;;让世界倾听汉语之声[J];教育与职业;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石羽佳;;经济汉语实践性教学初探[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热先古力·阿不力米提;;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潘兴德;;一种基于语音生态学分析的计算机辅助汉语学习系统[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6 白利芳;;诵读——出神入化达境界[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吕必松;;试论汉语的象态范畴和状态表示法(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王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汉语“第二课堂”的探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蒋丽;;浅谈对法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亚杰;;关于假期初级短训班教学程序的一些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锋;南非 让汉语享受“国民待遇”[N];人民日报;2005年
2 柯灵;芬兰青年热衷学汉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本报驻京记者 陆静斐;“汉语难学是你们的说法”[N];文汇报;2005年
4 记者 刘军;全世界兴起汉语热[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记者 袁f^;汉语学习杂志《汉语世界》创刊[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特派莫斯科记者 王玉梅;“中国元素”莫斯科书展受追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许钦铎;美国汉语大会收获丰盛[N];工人日报;2008年
8 李新;奥运点燃汉语培训市场热潮[N];商务时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李寅;让汉语在民族地区热起来[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记者 吴晓向;“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开辟学汉语捷径[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4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6 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Byamba Nerguijargal(纳尔贵);汉语和蒙语反义词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梅;论汉越词对越南人学习汉语词汇的词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Kaynar Omer Faruk(欧曼尔);土耳其学生在双语迁移下的汉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衍峰;中韩建交后韩国汉语教科书选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廖陈林;在华商务人士汉语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徐佩;在华日韩人士商务汉语学习需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方舟;赞比亚汉语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喻志;汉语学习动机分析及激发动机方案[D];山东大学;2011年
8 支绛;《实用中医汉语》与《中医汉语》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张玲娟;浙籍华裔青少年的汉语学习需求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白云;俄罗斯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9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4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