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教学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11 07:15

  本文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教学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认知语言


【摘要】: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的语言代表,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理论却是来自于国外,这也是国外对于汉语和中国重视的结果。但是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理论和实践上还不够深入,所以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能够帮助学习汉语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主要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以及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不断帮助汉语学习者领悟汉语的要领。
【作者单位】: 海南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医学院;
【基金】:海南省社科联高校学科共建重点立项课题“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SK11-65)
【分类号】:H1-0
【正文快照】: 引言认知语言学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可以说是一种反叛的运动。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认知语义范畴和认知语法。基于认知语言的视角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使得了解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琪;关于建立词汇—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2 陈满华;;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宏;;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实证研究——以法律语篇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丁素萍;白云超;;从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人际主位功能看不同学科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任长普;张竹莉;周美才;;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冯浩;刘宇慧;;认知型情态的人际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灵哲;;试析语篇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宋加高;潘子正;;《锦瑟》两种英译文本的概念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琚长珍;;汉语社论语篇的主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郭福霞;;主位推进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贺春兰;;几种语言习得观的比较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梁素芹;曹杏;;韩礼德情景语境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Oracles & Miracles及其中译本《“剩”贤奇迹》个案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马春芬;《茶馆》两个英译本的语域等效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董欣蓉;中美领导人就气候话题讲话中情态责任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琪;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古诗饮酒五不同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晓伟;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毅;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跃进;汪腊萍;;英语中词项搭配关系的定量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1999年02期

2 陈满华;;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徐盛桓!475001开封;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4 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5 ;英语学习者的必备书——读《Collins Cobuild英语语法大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6 章振邦;关于《新编英语语法》系列的研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7 安美华!100871;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种种[J];外语界;2000年03期

8 聂龙;进一步加强词汇教学——论词汇教学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1年03期

9 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2期

10 彭伶楠;;“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晓萍;语言理据对外语词汇习得的意义[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胡雯;词汇的学习方式与词汇习得实验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武卫,许洪;附带性学习环境中基于语篇的不同任务对词汇习得产生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4 林明贤;中外学生词汇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邹艳丽,陈智勇;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在词汇习得中作用的调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冯青来,张维友;网络环境下的词汇习得可能及策略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4期

7 张雪珠;文化差异对词汇习得的影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姜君丽;英语词汇习得方式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9 张晓光;也谈词汇习得[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施晓燕,陈亚华;英语词汇习得的阶段性及其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彬;;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关于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杨一博;栾岩;;认知词汇习得与英语教学[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邵朝霞;;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海燕;;读者变量对高职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明辉;;隐喻与认知——“义项排列”的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孔燕平;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词汇习得能力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王哲希;阅读中教学干预手段对词汇习得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韩晓蕙;可理解输入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奶妮;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附带性词汇习得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钰;视听说模式下不同任务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翠平;学术性听力中的词汇习得[D];贵州大学;2009年

4 李兆玉;“注意”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婧雯;三种词汇习得方法对中国大学生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作用和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丽敏;语境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云霞;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瑞;跨文化敏感度与二语文化负载词汇习得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媛媛;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与概念形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昕;不同的注意任务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7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