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赫尔德 施莱尔马赫 翻译理论 历史背景 哲学基础
【摘要】: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不仅亲自参与翻译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而且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富创见性的翻译思想,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翻译理论遗产。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二者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发现在学术界,施莱尔马赫通常被认为是异化与归化翻译理论的创始者,然而,根据迈克福斯特教授的最新研究,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不仅深深地浸润着赫尔德思想的影响,而且二者的翻译理论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故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之比较”为题,通过采用对比分析、史料分析、归纳-演绎、影响研究等规范研究方法,以期系统地探究二者翻译理论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造成二者翻译理论异同的根源。本文首先介绍了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其次从翻译方法、翻译目的等四个方面对二者的理论逐一进行了详细比较;论文的第三章深入探究造成二者翻译理论异同的根源。本文的结论是: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彼此翻译理论之间不仅具有自成一体的独到性,而且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差异性。其相似性体现出施莱尔马赫对赫尔德翻译思想的继承,而差异性则表明了前者对后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主要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对同一思潮的接触以及二者对语言哲学和阐释哲学的认识紧密关联。追根溯源,二者不仅为“异化”和“归化”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2 穆雷;;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3 谭素琴;从思维方式看中西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传珠;翻译理论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5 李军;滕玉梅;;翻译理论与翻译评价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6 于艳华;;翻译理论的定义、属性、分类和功能——对“翻译无理论”、“翻译理论无用”的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张茵;;浅谈法国翻译理论[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8 张艳;郭慧敏;;从范式理论评介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01期
9 李田心;;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蔡斌;;正确认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林克难;;翻译理论教学:母论与系统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7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8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10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把中国智慧翻译到西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齐雨 赵立;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陈众议;背叛之背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刘靖之;名家论译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蕾;儿童文学翻译探讨[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国君;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延边大学;2015年
3 陈东琴;关于MTI毕业论文的现状及其问题的调查报告[D];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5年
4 彭丽军;从修辞的角度谈小说Life as an Experiment中幽默的翻译[D];山西大学;2015年
5 宋艳;《软件系统开发提案委托书》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毛莉君;奈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政治口译[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娇;基于目的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词汇的口译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赵悦琳;关于伊恩·梅森的语篇分析翻译理论的发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赵艳琳;《重温旧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孙春园;实类之器与型类之道:关于翻译理论逻辑模式的思考[D];宁波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9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