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藏语语法标注及翻译释读

发布时间:2017-11-17 21:04

  本文关键词:《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藏语语法标注及翻译释读


  更多相关文章: 唐蕃会盟碑 隔行对照化 语法注解 藏汉翻译


【摘要】:《唐蕃会盟碑》是唐朝长庆三年(823)唐蕃双方为纪念唐蕃多次会盟刻建的。西面碑文虽为藏汉对照,却不完全是从藏或汉互译的。迄今,该文仅有李方桂先生的英文译文和吴玉贵先生从英文转译的汉文。鉴于古代藏语涉及较复杂的语法现象,文章尝试利用详尽的语法分析解读该文,部分补足拓片斑驳脱落之处,并从藏语直接翻译为汉语。翻译时借鉴了《钦定大清一统志·吐蕃国·唐碑》。文章在李方桂先生和王尧先生文献注解的基础上,采用国际通行的现代语言学的隔行对照化方式逐句分析古藏语词法和句法,然后进行语法注解,涉及实词的描述和虚词变形的分析,乃至断句和时态等语法范畴。最终的翻译文本可与附录的唐代汉语碑文以及《钦定大清一统志·吐蕃国·唐碑》对照,有助于对文献的精细理解。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33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24,12&ZD174)资助
【分类号】:K877.42;H214
【正文快照】: 一、简介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据历史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唐朝以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景龙四年(710)又以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墀德祖赞和亲,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文化交流。自706一823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唐朝长庆三年(823)唐蕃双方为纪念唐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玉臣;;清代地方志中的《唐蕃会盟碑》汉文文本及其价值[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江荻;;藏语拉萨话的体貌、示证及自我中心范畴[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陈践践;;《P.T.990如来佛降服大王记》译注札记[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3 张云;本教古史传说与波斯祆教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4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5 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2期

6 华林;论藏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7 扎洛;略论《白史》的史料[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8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时期司法制度初探[J];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9 杨军财;;唐蕃时期“主权”归属探微[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10 杨铭;;新刊西域古藏文写本所见的吐蕃官吏研究[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江荻;;藏语文本信息处理的历程与进展[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江荻;;藏语动词的及物性、自主性与施格语言类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践践;;藏语ring-lugs一词演变考——敦煌藏文古词研究之一[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7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8 刘颖;;莫高窟吐蕃时期的维摩变及其信仰[A];美术学研究(第2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青平;唐宋之际河西地区的U饽┛疾靃D];兰州大学;2011年

3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仁旦卓玛;吐蕃碑文文法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6 尼旦;西藏古近代“钟”历史文化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7 罗布次仁;浅析吐蕃王朝时期的经济基础[D];西藏大学;2011年

8 褚丽;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的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9 田华;敦煌莫高窟唐时期耳饰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10 王百岁;唐蕃战争新探[D];兰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荻;藏语拉萨话现在时的标记及功能[J];民族语文;1999年05期

2 张政p,

本文编号:1197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97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