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形容词等级含意的认知模式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03:17

  本文关键词:汉语形容词等级含意的认知模式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标准化理论 程度形容词 等级含意 一般会话含意


【摘要】:由“格莱斯主义”衍生出来的“新、后格莱斯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其中,以“等级含意”为典型代表的“一般会话含意”成为研究焦点,结果出现了三种“等级含意”推导模式:默认模式、标准化模式和语境作用模式;为“一般会话含意”的认知处理模式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以汉语程度形容词为实验语料,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方法,验证解释“等级含意”处理的较为合理的模式,这在实验语用学领域尚属首次。本研究共有受试211名,随机选自兰州大学非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平均年龄22至23岁,性别比例均等。线上实验在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实验语用学实验室完成;运用DMDX软件呈现实验语料,记录受试的含意理解错对率和反应时间。实验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实验一重复多林等(Doran et al. 2012)的实验,旨在验证汉语母语受试者能否系统地区分“所说的话”和“所含的意”,以及不同的指导方式如何影响这一能力的。共有90名受试参加了问卷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指导方式会不同程度影响受试分辨“所说的话”和“所含的意”的能力。实验二的设计同实验一,其不同之处在于通过DMDX记录“错误率”和反应时间。另外64名受试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受试在认知压力下,测前指导的影响力会减小。另外,通过对实验一实验二中数量原则下的“一般会话含意”的对比,选出恰当的“程度形容词”(热,烫)作为主要实验语料。实验三在充分考虑了“共同语境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借鉴布里尼等Brehney et al.,2006)的语境设计,将热,烫“等级含意”目标词融入上限语境(支持会话含意产生)、下限语境(不支持会话含意产生)和中性语境(不相关信息)进行验证。另有15名汉语母语受试参加测试,并于测试后参加访谈。结果发现,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会影响结果,需进一步修改。实验四对语料做了调整,先由20名汉语母语者参加预测实验,保证了修改后语料的可靠性。正式实验采用预测实验的语料,由另外的22名受试参加测试,结果验证了标准化模式的推导机制。本研究发现,程度形容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等级含意”词,在保持基本字面含意之外,受“共同语境因素”的制约较大;同时对上下文较为敏感。据研究结果推断,在人们日常伴随认知能力介入的语言环境中,标准化模式的推导机制比默认模式和语境作用模式更显合理;从而为盖里特和哈尼希(Garret Harnish, 2007)的实验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冰飞;张绍杰;;汉语数量词“一些”的级差含义实验研究——新格赖斯语用学默认理论面临的困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198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98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