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性质研究方法论——从立论基础单位及其两种观察角度说起
本文关键词:汉字性质研究方法论——从立论基础单位及其两种观察角度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性质 立论基础单位 两种观察角度 方法论
【摘要】:如何界定汉字性质既是值得重视的课题也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根据方法重于知识的原理,围绕汉字性质界定的立论基础单位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两种观察角度问题,作方法上的考量,藉此可阐发对于汉字性质的认识。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以及普通文字学的核心课题。现代汉字学诞生伊始,有关研究即被提上议事日程。1908年,章太炎发表《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以“象形”与“合音”区分中西文字论析彼此短长[1],实际上已涉及对于汉字性质的考量。上世纪20年代,沈兼士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字形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运富;张素凤;;汉字性质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郑振峰;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郑振峰;李冬鸽;;再论汉字的性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徐德江;汉字是开发智慧学习汉语的图画、积木和魔方[J];汉字文化;1990年04期
5 苏培成;汉字的性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胡华;汉字类型问题辨正[J];汉字文化;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廷斌;;土家族语言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白兆麟;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仝国斌;;汉字性质的符号学观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艳;;汉字定性应以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为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许亚明;马佳盈;;语言研究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方法论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洪智;李淑燕;;“咉书”辨[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5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严春美;郭熙铜;陈晓东;;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程建红;会意字构形理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司玉英;也谈表意文字与词文字、语素文字的关系——兼与郑振峰先生商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郑振峰;从汉字构形的发展看汉字的性质[J];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期
3 郑振峰;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詹鄞鑫;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毕可生;汉字的社会学研究[J];汉字文化;1993年02期
6 周有光;;文字类型学初探——文字“三相”说[J];民族语文;1987年06期
7 王宁;论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及其优化的原则——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公布35周年[J];语文建设;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王凤阳的《汉字学》及其汉字学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杨羽;钟瑛;;建立汉字学新体系的一部力作——《汉字学通论》简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刘姗姗;;中学生错别字的汉字学观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4期
4 袁晓园;汉字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共契的基础 爱国、统一、进步是所有中国人的光明前途——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开幕词[J];汉字文化;1991年04期
5 郭全生;;从汉字学角度谈谈当今的网络汉字[J];现代交际;2011年01期
6 王开扬;论研究汉字的立场、方法与学风(一)[J];语文建设;1992年08期
7 叶斌;试论“中国汉字学”的教学内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晓明;;汉字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汉字字体学建立的学术背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贺群;;形体学视阈下的汉字演变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0年04期
10 张玉金;;论传统思维方式对汉字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连登岗;;汉字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东晓;;计算机汉字作为书法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王敏;;释孝 释寿[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黄东林;;汉语拼音拼写初探[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郭龙生;;汉字的现状和未来[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苏培成;;评“汉字改革的屡战屡败论”[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万学仁;;简化字应相对稳定,简繁转换可通过计算机处理[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9 张飞鹏;;“一语二文”仍须努力[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10 彦彬;;古老汉字的再认识——简评《说文解字部首解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鸽;诸多创新的《汉字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朱春敬;把学术研究运用于应用研究的汉字学著作[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中国美术学院 连冕;汉字学基础:关于“设计学”的一些说明[N];美术报;2011年
4 王周文;汉字学教育学专家关注小学识字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马香玲 (作者单位:驻马店实验小学);浅谈识字教学中的体会[N];驻马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丰捷 通讯员 张程;重拾温暖的手写体[N];光明日报;2010年
8 郭珊;发现汉字:民间学者新解甲骨文[N];南方日报;2007年
9 ;仓颉造字开启汉字文明 南乐论剑弘扬民间文化[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赵继伟 孙瑞兰 郭进军;汉字艺术源远流长 同根同文牵手安阳[N];河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构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
3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永生;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表词方式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华;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汉字的文化构成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瑞;汉字设计方式与应用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阳;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郑颖;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美学价值[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朱晓青;汉字对称性的存在及其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胄;对外汉字知识体系及教材编写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袁婧楠;对外汉语初级汉字分析及教案设计[D];山西大学;2013年
8 焦英杰;汉字理据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菁奕;汉文字创意设计在品牌形象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马可扬;古文今绎[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06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0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