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式X”构式的CEI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0 14:07

  本文关键词:“中国式X”构式的CEI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式X 构式压制 ECM 多重传承 CEI模型


【摘要】:流行语以其丰富的表达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受到了学者们的密切关注,“中国式X”作为一个流行语无疑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中国式X”(如中国式过马路)的意义为“揭露或赞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某种事件或动作”,该表达最早出现于2004年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目前对“中国式X”的研究较少,主要从社会发展和文化影响的角度对其词汇特征和语义变化进行了调查,尚未将“中国式X”作为一个构式从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也未见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分析。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中国式X”为一个构式,尝试将构式压制理论(Construction Coercion Theory)、ECM(Event Cognitive Model)和构式多重传承理论(Construction Multiple Inheritance Theory)整合为CEI模型来分析该构式的认知机制以及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笔者还对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搜索网穷尽性地搜索,共获得语料238条,构成封闭语料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目的、分析方法、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学者对“中国式X”进行的研究,并指出其研究之不足。第三章“理论框架”,为弥补前人研究不足,本文提出CEI模型,尝试将构式压制理论,ECM和构式多重传承理论结合起来,统一解释“中国式X”的认知机制。第四章“语料分析和讨论”,在描写语料的基础上,运用CEI模型详细分析“中国式X”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且佐以相关数据和频率做详细说明。语料分析发现:句法上,“中国式X”构式中的“X”可以为单音节、双音节、单个字母、字母与数字组合多种形式,其中双音节所占比例最大,为71.01%;“X”的词性可以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中动词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71.4%;构式“中国式X”部分传承四个上位构式信息:主谓构式、肯定句构式、状语前置构式、省略主语构式。语义上,“中国式X”构式有褒义、贬义、褒贬义共存三种情况,其中贬义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达到68.1%。语用上,“中国式X”构式具有简洁性、能产性、新颖性、讽刺意义的语用特点。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三点贡献:第一,指出构式压制理论、ECM和构式多重传承理论单独运行之不足,建立了CEI模型并以其为理论框架详细分析了“中国式X”的认知机制及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第二,首次将“中国式X”作为构式从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三,首次建立了“中国式X”的封闭语料,且对其逐条统计、分类、归纳,并佐以相关数据。最后指出本文欠缺之处,为以后研究提出点滴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anguage clusters based on linguistic complex network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30期

2 常迪;;Basic Contrast of English, Chinese and the Shui language Sentences[J];海外英语;2013年02期

3 陈晓远;;My Understanding on Michael Halliday's Contribution to Syntactic Semantics[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2期

4 刘正刚;;General Review of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J];海外英语;2012年23期

5 毕争;李纳;;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Good-news Business Letters[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6 刘艳;;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volved between 1972-1985By[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7 岳晓旭;;浅析英语复合词的几种划分方法(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孙东菱;;On Deliberate Semantic Misunderstanding and Humorous Effect[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9 常迪;;Macroscopic Contrast of English,Chinese and the Shui Language Syntactic Features and Thought Patterns[J];海外英语;2012年22期

10 彭Pr;;A Brief Analysis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on the English Writings[J];海外英语;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A Frame-based Approach to Polysemous Near-synonymy: the case with Mandarin Verbs of Expression[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Aili Hsin;Karen Chen;;On chui and shai in Mandarin Chinese[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苏东;;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f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Passives[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4 韩习武;齐浩亮;;Chinese-English Templates for MT in Special Domain[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WANG Jiayu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雪莲;中国学生英语即兴口语的句法模块与语义模块互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翟瑞梅;汉英“名→形”语义、句法及其界面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张芬芬;“中国式X”构式的CEI模型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安璐;英汉致使结构的最简句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谷吉梅;英汉被动结构语法化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徐红伟;句法标记在翻译中的分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邹萌萌;英汉海事术语句法型式定量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汪国菊;英语动结构式的事件框架结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水珠;英语“动补”复合形容词的认知功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10 蒋琳敏;以英语为参照的汉语放置义句式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7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07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