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13:24

  本文关键词:《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语言分析 语体色彩


【摘要】:《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性综合报刊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一直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是自1997年起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新年第一期报纸上刊登的社论文章,以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向读者表达其立场和态度,宣扬其新闻理念和价值取向。所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既不同于《南方周末》一般的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其一贯的评论文章,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本文以《南方周末》1997年至今所有的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同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作为比较对象,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运用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对比法和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探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特点,并试图总结出由这些特点反映出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体色彩。除引语、结语外,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词汇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句法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修辞分析。在词汇分析部分,本文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和《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在词汇上具有社会热点词、古代汉语词和数字高频使用的特点。另外,《南方周末》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并使用其转指功能,以营造报纸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平等、自由的氛围。从词汇上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兼具报道语体和艺术语体的特点。在句法分析部分,本文主要从句类和句式两方面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统计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使用了大量陈述句和相对较多的感叹句,其中绝大部分感叹句是以句号结尾,在形式上更接近陈述句。在句式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整体句式简明,平均句长36字,远远短于同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平均句长。这是两家报纸新年献词受不同语体影响的结果,《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更多受到报道语体和艺术语体的影响,而《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则更多受到公文语体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的两个特殊句式,也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使用最多的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差异,《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在这两个句式的使用上兼具艺术语体和政论语体的特点。在修辞分析部分,本文主要从高频辞格和概念隐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统计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大量使用积极修辞,出现了排比、反复、层递、比喻、对偶等高频辞格,更多地表现出艺术语体的特点。此外,《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还多次使用概念隐喻,以更好地传播观点和启蒙读者,这与报道语体通俗易懂、浅白易传播的特点相吻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新闻语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晶芝;元旦社论中的概念隐喻历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4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14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